以前我们说一个人没什么文化,通常说他大脑空空。
要是现在有人说自己大脑空空,那么他可能是一位大神。
无论是整理术、还是时间管理法,关心的是把事情做减法,越少越好,所以社会上也流行极简主义。
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真的有必要保留那么多东西么,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软件么,真的需要那么多的银行卡么,真的需要看那么多本书么。
对于读书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出版的书太多了,多到就算给你一千年的时间,你昼夜不休而且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读书,最后你也读不完。
于是,有的人说了,你们没时间么,那么不用担心,我们来给你读书;而且原来一本书要读几天的,现在也不用了,30分钟帮你搞定。
这个服务一出,确实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是知识付费的一次尝试。
可是你想过么,他们做的究竟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在节省你的时间,而且还在帮你思考呀。但是实质上是在化繁为简,他们从复杂信息里剔除杂质,挑选核心的内容,然后交到你手上特别纯的干货。
这跟时间管理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
面对浩瀚烟海的图书,我们穷尽有生之年也读不完其中的0.1%。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读书,肯定是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读书。
再想想我们的生活,每天有各种各种的事情要做、工作上的、生活中的、学习上的,可是一天就24小时啊,我们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它们么。
我曾经一段时间报了一大堆课,仔细数数,足足有15门以上,每门课下面还有小节,算下来,我们至少要投入600个小时才能搞定。如果我一天花3个小时,那么也要200天。但是一天怎么可能保证有这么稳定的投入呢。于是,坚持一段时间后,我除了察觉大脑里各种思想在打架,其他的只剩下跑马场般的疲惫了。
最后我真的跟不上了,这样超负荷的学习、跑马场般的追赶,这哪里是在学习啊,分明是自欺欺人。
于是,我开始把大脑里把这些学习课程全都清出去,把它们记到纸上,然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
从自己最需要的课程开始,一门一门的学。
所以现在除了保持每天的几个读书活动,我基本上很少纠结自己要学什么,一次只学一门课。反倒是给我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这种做法也出现在时间管理里,它主张:清空你的大脑。
当我为自己的“断舍离”感到高兴时,我却发现另外一个瓶颈:我学得越多,发现自己进步越不明显。比如听了邹小强的年度计划课程,后来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可是老师确实讲了很多有用的方法啊,只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都抛之脑后了。
为此我苦恼了很久,自己的行动力居然这么差。
可是那些行动力强的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难道他们每天都自带鸡血、能量满满么。
成甲在《好好学习》里提到,自己有记晨间日记的习惯,并且要求他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记反思日记。通过这个方法,他在学习上、认知上有了很大收获。
我当时模仿了几天,可是坚持不过3周,渐渐淡忘了。
看到剽悍一只猫推荐《晨间日记的奇迹》,于是我也买来读这本书。读完觉得晨间日记的威力太大了,简直就是人生的外挂啊。
但这本书也就支持我坚持了一周,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经历了一次次被打回原形,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是读书还是时间管理,我肯定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环节。更准确的说,我只是学到皮毛,而且是残卷。
当我跟着早读会的伙伴一起读《善用时间 90天重塑习惯升级人生.》,我意外发现了一直被自己忽视的东西——反思。时间管理流程是一个闭环,它分别由收集任务、执行任务、反思与总结构成。
通俗的讲,早上做计划,白天去执行,晚上做总结。
而我们一般人的状态是,白天想到什么做什么,缺少计划;或者有了计划、有了执行,就是懒得做每日的总结。
所以,当我盲目的追求技巧,看到成甲的成功方法时,只是想着模仿他的方式,所以只是几天新鲜。
再比如说读书,谁跟我们说读书就是要读完就可以了,或者记一些笔记就结束了。
读书与学习,都遵循这样的规律:计划——执行——复习。
而所谓的复习是什么,不是说把内容再看一遍,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反思、总结,这样才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不然的话,就算你看了再多的书、记住了再多的概念,背下了再多的名句,那都是别人的精华,真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于是,我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学完后总是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遍,我也明白了“每天听本书”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听众,而是说书与编辑的人;我也懂得了为什么教是最好的学。
当你复述、转述、教学时,就不得不去思考与总结,提炼要点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得去研究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表达、如何去做。这一番分析过程就是在不断实践反思与总结么。
所以,如果你想看懂一本书或者学会一门课程,不要再追求什么速度,或者标记什么五颜六色的荧光色,也不要做一堆你可能再也不会翻开的笔记,最好的方法就去讲给别人听。
当然,如果你实践能力比较强,那么可以直接忽略我今天写的内容了。
总结:
1、清空大脑,认真思考;
2、时间管理闭环:计划、执行、反思;
3、最好的学就是教别人。
千日行动第001号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