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人机关系”与认知——用这个逻辑来看现实中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组织里下属与上司、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能更容易理解:
最糟糕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敷衍打折地执行,甚至不执行;
更高一级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更高阶的员工是,不用下命令,或者只是给出某种提示,他就能从众多的碎片化信息当中提炼、合成领导和其他员工的需求,把这种需求变成一种命令——他们之间的这种互动已经不再是一种用明确语言进行的对话,而是一种基于场景的潜对话。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有从“用明确的语言下达命令,表达需求”到“用非精确的,多形式的语言表达关于自身需求”,最后达到“从对方的行为、表情、手势、状态里解读对方的需求”——也就是:完成了“从对话到潜对话”,才是实现了最高认知,达到了互动的最高境界。
吴伯凡
大家可以问自己:
你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是训话还是对话?
这样的对话是“单一信道”还是“多信道”?是“普通对话”还是“潜对话”?
你跟他人的互动是明确语言的理解,还是基于对场景的深切感知进行的“潜对话”?
简单地说,你处在对话方式的哪个层级?
#感:今天的课程,让我想起了无印良品的设计师深泽直人和其著名的设计理念“无意识设计”。他的经典作品之一——用拉线控制的壁挂式CD播放器。
#思:在阐述其设计理念时,他说我们小时候都有一种记忆就是用拉线来控制电灯。拉一下灯亮起来,再拉一下灯就灭掉。
这个交互体验,所有人都懂。
深泽直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为无印良品设计了这款拉线CD机。所以哪怕从来没有见过这款产品的消费者,也不需要任何使用说明书都知道只要拉一下这根线,音乐就会播放起来。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设计。他不需要消费者再去额外学习什么,而是调动起最自然的,隐藏在消费者心底的经验,来实现产品的作用。
#行:第二点更加奇妙,如果你回忆一下拉线电灯的感觉,你一拉线,灯光就洒下来,充满整个房间;想睡觉的时候,再一拉灯。房间又重归黑暗和安静。
这种人和外界交互的美妙的感觉,和普通的按键开关是很不一样的。年龄稍大的同学可能还有一点记忆,就是小时候的拉线电风扇,一拉线,风扇就开始转,徐徐的凉风就扑面而来。
这也是拿线这个动作给我们的记忆和经验。而这款CD机,等你拉下这根线的时候,CD就会开始转动,而音乐就会飘然而来,然后充满整个空间,就像是突然吹起来的凉风,或者是洒满屋子的灯光一样。
深泽直人正是利用了人的这种“通感”,一下把这款CD机和很多其他的物品关联在了一起,制造出了一种特别的体验。
而这一切都是毫不刻意,自然而然就发生的。所以这款产品也成为了,他设计生涯中的一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