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职场观察类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中,丁辉遭遇淘汰。
很多观众在他的身上纷纷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普通而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牛逼的学校光环加持,半路出家学的法律,并且还是裸辞考研......
多少人拭目以待,希望丁辉能够上演一出“华丽的逆袭”。
可为了梦想而选择裸辞的丁辉,在这场残酷竞争和天真理想之间的碰撞中,最终一败涂地,遗憾离场。
01
记得之前一期,丁辉表示自己选择了裸辞来应聘实习生,面试官和嘉宾对此褒贬不一。
撒贝宁表示裸辞是有决心和对未来有期待,是不破不立的表现。
加油团讨论关于裸辞的看法时,周深也表达了自己对丁辉裸辞行为的理解。
他说:“裸辞,某个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一时间,“裸辞”又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很多网友会问,裸辞好不好?裸辞对不对?裸辞该不该?
没有人能给你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境况不同,自身条件不同,裸辞的原因也不同。
02
如果你有裸辞的念头,不妨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权衡利弊,再作打算。
裸辞后,你的发展规划是否清晰?
裸辞之前,考虑清楚第一个问题:你为裸辞后的发展做好规划了吗?
《圆桌派》的张立宪谈到裸辞问题时,曾说:“至少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他就随波逐流……”
《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在上海摸爬滚打八年,已经成为了销售主管。但是因为情感纠葛影响到了工作,选择了裸辞。
但王漫妮没想到,裸辞的代价,是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找她的猎头很多,但推荐的岗位都是基础销售,工资一般只有五六千,加上提成也才七八千,这连王漫妮一个月的房租都不够啊。
挣扎再三,她回了老家。先是无奈地接受相亲对象安排的工作,后来又不甘心,跑回上海谋求发展。
如果王漫妮当时可以再理智一点,事先有规划,不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吗?
清晰的发展规划,可以促使你向目标靠拢,让你因此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如果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极有可能,你浑浑噩噩地混一段日子,凑合着再找份工作,最后导致境况比裸辞前还糟糕!
裸辞后,你是否具备从头开始的底气?
裸辞之前,考虑清楚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具备从头开始的底气?
曾经听一个HR聊起过,如果一个人求职的时候,处于离职状态, HR就会判断他急于找工作,从而压低薪资谈条件。除非——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那么裸辞后,你就会显得很被动。
高中同学大杨,在一家小公司待了5年,依然是基础程序员,便裸辞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在更大的平台一展才华,而不是在小小的公司里束手束脚。
裸辞之初,大杨豪情万丈,非大公司不投简历。
但是一个月里,他面试了不下十家“大公司”,却一个offer都没有拿到。
因为面试官问的很多专业问题,他都无法回答得让人满意,甚至面试官让他模拟执行一个项目,他也只能含糊其辞地敷衍。
大杨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有5年的工作经验,而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5年而已。
原本,大杨是想裸辞后找份“讲究”的工作,最后却被迫选择了一份“将就”的工作。
裸辞的原因千千万,归根结底,不过是希望裸辞后发展得更好。
但如果能力配不上梦想,实力撑不起野心,裸辞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外一个“火坑”罢了。
解决不了问题的“裸辞”,是瞎折腾。
裸辞后,你的经济实力可以承受多久的“空窗期”?
裸辞之前,考虑清楚第三个问题:你的经济实力可以承受多久的“空窗期”?
职场“空窗期”,是指两份工作之间的职业空白期。
大部分职场人 “空窗期”时现金流只出不进,常常面临“坐吃山空”的焦虑。
抖音知识分享达人@老王说真的,在抖音谈起他的第一次裸辞经历时,称“一辈子都不想再体验那种感觉”。
他裸辞之后,投简历投了两个月,都没有得到回信,心里特别慌。
因为他当时需要还房贷,生活各方面还有经济开销,最后迫于经济压力与精神压力,挑都没挑,入职了第一家面试的公司,提供的发展平台还没有前公司的好。
他劝诫想要裸辞的职场人慎重考虑:“大部分情况下,你都会在经济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下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真所谓:世人慌慌张张,为了碎银几两。偏偏碎银几两,却解万种慌张。
大部分职场人停止工作,收入也会随之停止,但生活还在继续,各项经济开销还在继续:房贷车贷、休闲娱乐费用、人情来往费用、通讯费、餐饮费……
裸辞前,必须清楚,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多长时间的“空窗期”,让自己顺利过渡到下一份工作。
心中有数,方能淡定从容,不至于求职时自降要求。
03
职场之中,裸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盲目裸辞绝不是什么明智之选。
关于裸辞,别人的经验仅供参考,不可照搬。自己认真权衡利弊,再做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
希望每个职场人的裸辞,都不是冲动盲目的结果,而是深思熟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