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1 关于读书笔记的闲话

从2021年初至今,期间断断续续读了一些中英文双语小说。最初的目标是打算多读些英文原文小说提升下英语水平,但是期间上班、在职研、找房子、搬家、失恋、新冠疫情等等原因吧,一直没有好好坚持下去,读了16本书虫初级、26本书虫中级、5本书虫高级、7本短篇小说,累计54本,着实很少,微不足道也。

最近疫情一直封闭在家,也尽量重新拾起读了几本,读过很短一段时间内有所触动,但是后面别人提起却只有依稀的印象,完全不记得当时自己所读所想,例如最近刷到了B站中罗翔老师的一个关于细思极恐《西游记》的视频,其中讲到了《柳林风声》这部儿童读物,这正是我读过的一则书虫中级的《风语河岸柳》,当时却又像一个无知的孩童一般叭叭的听罗老师讲解,听到后面却愈来愈觉得自己的健忘可笑,像《寻梦环游记》和《彼得·潘》中所说,“死亡或成长并不可怕,遗忘才可怕”。

自己最近也总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自认为从大学到工作后的这几年,读了不少世界名著也看了非常多评分很高的影片,却依然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对未来没有期待,可能进而会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可能就是因为每次不加选择、信手拿来、囫囵吞枣,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更没有现实世界中的联系和应用,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和处事方法有些许影响,但是没有类似读书笔记这种交付物,却始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全然过眼云烟了。

可是我却始终认为,人活一世,总要在这个世界留下点脚印,也好证明自己没有白活一场,没有虚度时光,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吧!《老男孩》中也说:“就当我们今天才毕业吧!”。兴趣确实是最好的指引,引用《头文字D》中被某人又改编了的一句话:“人呢,最重要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小锡,我觉得书评和影评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愈来愈崇尚娱乐至死、工作占据了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碎片时间内还总是被各种营销号、娱乐新闻、搞笑短视频充斥,这些都是短暂的快乐,只会对大脑产生很短效的刺激作用,短暂的快乐过后只有更巨大的失落和孤独。创作的过程是孤独的,但是最终产生的成就感却是长久的快乐,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快乐方式真的很难,并且不局限与任何时间和场所。在这条坚持创作和思考的道路上,我注定也是孤独的,但是我将上下求索,鞠躬尽瘁。

接下来,我想借以当今新媒体发布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的读书所读所想,也算后面对自己有个交代,想来没机会行够万里路的我也可以读万卷书,没有非常华丽的辞藻和文笔也没有精湛的写作技巧,权当是发发牢骚、赶赶新潮吧。在文字的书写方面,我一直喜欢很久以前读过《恶童笔记》中的记叙方式和风格,尽量选取简短且准确的字眼,倒逼自己多读、多想、多记录,同时适当的配以同名电影的剧照以增加趣味性。冷眼观世界,小锡这里且先保持真实且真诚的心态吧,且行且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