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花开
舅舅在家族群里发了一系列照片,都是外公家周边的风景照,有一种明黄色的花好眼熟,是茼蒿花吧?舅舅用识花君识别了,却是金鸡菊,和茼蒿实在太像了。仔细对比一下,茼蒿花的花瓣有一圈白色的痕,而金鸡菊没有。外公什么时候种了这么洋气的花?
茼蒿是我儿时熟悉的菜,因为家里每年都种,只种上一巴掌大的地方就够了,茼蒿蒸菜妈妈的拿手菜之一。好多同学不认识茼蒿,也没吃过茼蒿蒸菜,我觉得很遗憾。茼蒿菜并不起眼,只有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四月,开出黄色的花朵,引来粉蝶飞舞,才让人惊觉,茼蒿花也是很美的,一朵一朵仿佛小太阳。茼蒿花还带着菊科植物特有的香味,沁人心脾,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这种味道,并不奇怪。
长大我才发现,茼蒿也是打火锅的蔬菜,烫好的茼蒿菜清香脆嫩,比绵软的西洋菜好吃多了。原来茼蒿还能这样吃。再说说妈妈做的茼蒿蒸菜,早上在地里切下几棵茼蒿,清洗干净,用刀切碎,在大碗里拌上细腻的蒸菜粉。然后大火烧开水,把整个大碗放进去,上边盖上一个小碗,二十分钟就蒸好了。老家天门有”三蒸",即蒸肉、蒸鱼和蒸菜。妈妈做茼蒿蒸菜的同时,往往会蒸一点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拌上蒸菜粉,有时再加上一些辣椒粉,又香又糯,肥而不腻,好吃极了。蒸肉蒸菜并不常做,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春耕的时候外公牵着老黄牛过来帮忙,妈妈也会做茼蒿蒸菜犒劳外公。
妈妈的好厨艺继承自外婆,又有一些自己的改良,恰到好处的家常和美味。我记得外婆屋前也种过茼蒿。那时外公外婆还住在老房子里,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老房子,木头做的门窗,墙上贴了娃娃骑鲤鱼的年画,堂屋里还挂着吊篮,里边放着一些吃食,防止小猫小狗偷吃,我觉得特别有古意。那时外婆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但还能起来走动。某年五一,老家的天气正好,我们一家人回去看外婆,门前的茼蒿正开着金黄色的花朵,白色的粉蝶飞舞其中,外婆还在屋子边上围起了一排木制栅栏,很有田园味道。外婆起身和我们拉家常,但已经没有力气为我们下厨了。
没想到,那是最后一次在老房子见到外婆。几年后外婆就去世了,等我再次回到老家,舅舅已经给外公起了新房子。珍爱土地的外公照样在房前屋后种了很多蔬菜,有油菜,有豌豆,有小白菜,唯独不见了金黄的茼蒿花。外公厨艺有限,断然是不会做茼蒿蒸菜的。他会想念外婆做的蒸菜吗?会想念我妈妈做的蒸菜吗?
我很庆幸,还能吃到妈妈做的茼蒿蒸菜,不用等到过年过节,每个周末都可以。市场上的蔬菜五花八门,不分南北,茼蒿一把一把水灵灵的,和老家菜园的并无二致。只是看到金黄色的茼蒿花,就会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菜园,和渐渐老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