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苏区就藏在子午岭的崇山峻岭中,藏在陕北高原的褶皱里,也藏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里,让我们魂牵梦绕。
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她走的是那么艰难,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却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显现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想一想,当一群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不知何处落脚的中央红军,发现在陕甘边还有一块革命根据地,正闹得如火如荼,那是怎样一种惊喜,是我们没有经过的人不可想象的。毛主席后来用“两点一存”概括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用,真是恰如其分。这是一块福地、圣地,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一百年奋斗历程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块地方还是那么吸引人,让人留恋,成了网红打卡地。铜川法学会也不甘落后,组织了一帮法律工作者,招招摇摇走上了当年红军北上的路。
也许天气配合我们,照金的天真蓝,老远就看到北山上“照金”那两个红色的大字和不灭的火炬。
红色广场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穿着红军衣服的学生、干部。我们想在雕像下搞个启动仪式都不容易,得排队。这不节日又不周末,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是我没有想到的,听工作人员说最近天天如此。
从秘书长云莉的讲话里,我才知道:我们这次出行,既是一次党史实地学习活动,也是一次红色法治文化调研活动,也就是说既要寻找共产党人的初心,又要发现红色法治文化的基因。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照金纪念馆,我来过无数次了。虽说如此,但每次来了,还是要进去溜一圈。只要进去了,就会有新的感受。我有时就琢磨:你说:如果没有照金,有没有后来的南梁?如果没有陈家坡会议,红二十五军就是不是就散伙了?从纪念馆出来,回头看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的雕像,觉得特别的高大。
参观纪念馆印象最深的黄豆选举。它是那么的接地气,直要民意。一个真正民主的政府,一定是一个法治的政府。只有实行真正的民主,才能制定出反映民意的法律。专制的政权也有法制,但那是“刀治”,是把人民作为治理对象的法制,是随时可以被人治代替的法制。边区政权的主人是人民,为实行真正的法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我们离开照金,踏上了去旬邑的路上。有人在车上讲:红军和边区政权迁移北上,只是根据地的中心发生转移。照金革命根据地后来得到恢复发展,一直到解放,都是红色的区域。确实如此,这个地方一直是国民党和共产党拉锯的地方,我岳父是红军,转地方工作后就住在柳林,为边区在国统区采购物资。柳林供销社就是我岳父的家,有房契为证。
习仲勋是极不情愿离开照金的,去南梁最晚。他在陈家坡负伤后被抓,是暗藏民团的同志放了他,也是照金人民郑老四冒着生命危险把他背回家。薛家寨失守后,它藏在南李村王大娘家里,一直到没办法再继续呆下去才离开了照金,向陇东转移。我曾听有人说习仲勋的陵园开始有修在照金的意思,我想这是符合习老的遗愿的。照金是习老的人生转折点,也是西北革命的转折点。想一想《唱支山歌给党听》诞生在铜川这块大地上是有历史渊源的,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
现在去旬邑不用翻山越岭,钻过尖坪隧道,一会就到。
旬邑古称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周人的先祖公刘在这里建立豳国,诗经里有《豳风》。这里的人民也最革命,旬邑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陕西三大农民起义之一,点燃了渭北革命的熊熊大火。值得法律人关注的是临时苏维埃政府下设革命裁判委员会,枪毙人要经裁判委员会审判,是陕甘边法治的萌芽。
旬邑法学会热情接待了我们,有些小吃,我这个咸阳人还没吃过。下午咸阳市法学会的领导和县法学会的领导陪同我们参观了马栏革命旧址。
习仲勋在关中分区工作六年,可能是他一生最为稳定的六年,也是最出成绩的六年。马栏介于国统区,工作环境复杂,没有很好的驾驭能力是干不好的。他任特委书记,主持分区党、政、军、群全面工作,不但为边区守住了南大门,而且把马栏把分区建成人们向往的地方,号称“小关中”,也为革命培养了大批英才。习仲勋因领导经济建设成绩卓著,毛主席给他的题词为“党的利益第一位”。岳父就在关中分区经济部门工作,在马栏住过。听岳母讲:她给关中分区看过金库,她住的窑洞里几老瓮银元,金子也不少,也有缉私来的烟土。那个时期的人都忠心耿耿,没有动过公家财产的一丝杂念。
在参观时有个介绍令我们很感兴趣:说旬邑是人民公安的发祥地,在1935年8月成立的正、旬、彬革命委员会就设立了公安部。陕甘宁边区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已经比较完备了,有了边区法院。正因为有他在关中分区重视法制建设的实践,才有了他在绥德任地委书记时发表的《贯彻司法工作的正确方向》那篇著名文章,他要求司法工作者首先必须解决屁股问题,。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要把屁股坐在群众那一边。不能做官当老爷,要走出去,下到乡下去解决问题。给新中国的司法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人民特色。
我们匆匆参观完马栏,又踏上了北上南梁的路程。回望马栏,依依不舍。关中分区六年是习仲勋执政最成熟的时期,积累了不少特区工作经验。如果没有马栏的经验,他也不会在文革后执政广东,即向党提出在毗连香港的深圳办特区的要求。没有深圳的改革成功实践,中国改革的步子就不会迈的这么大、这么沉稳、这么自信。
有两次机会,我们就能上高速路到南梁,一次是退回照金,一次是从转角去杏树坪,但都错过了,好像冥冥之中,有一个手召唤我们走上了红军转移南梁之路:旬邑、正宁、宁县、合水、庆成、华池。只有宁县到庆成有一段高速路,其余的路都是在山梁和残塬上颠簸前进,特别是旬邑--正宁一段是在无人区穿行,森林茂密,层峦叠嶂,翻不完的山,走不完的路。听说有豹子,但我们没有遇见,只是在车上摇的头昏脑胀,反胃呕吐。有人说:我们坐车都累成这样了,当年红军还是在国民党部队的追击中用脚走完的。这样一说我们这点苦又不算什么,简直就是享受,就是游山玩水,让人好不脸红。
当年红军为什么要转移南梁,就是因为照金还不够偏僻,山不够大,沟不够深。红军只有在偏僻的大山深处才能立住脚,只有在三不管边界地区才能发展壮大。
紧赶慢赶,到南梁太阳已经落山了。酒店是早早在网上定好的,房子虽然一般,但干净卫生,挺不错的。大家都累了,喝了点酒,睡得很香。
吃羊杂碎是先一天晚上定好的,但没想到老区人是那么实在,肉多汤少,满满一碗,吃的满嘴油香。我们中午饭一直到两点才吃,也没人喊叫饥。
我们最早赶到南梁纪念馆,人家还没开门。阳光明媚,川道宽宽,流水潺潺。当年边区的农贸市场就在纪念馆门前,百里之外的人都来这里做生意,经济一时繁荣,边区发行了布币,甚至发行了股票。我们的哨兵“义正严辞”拒绝了商人的小恩小惠,一时成为佳话。
正想着,门开了。我们跟着讲解员进入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南梁有几条大川道,是种粮食的好地方。可是都被几个住在城里的大地主霸占着,农民不但要交租子,还要承担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军阀到处抓丁拉差,民不聊生。红军来了赶走了地主,人民过上了好生活。这里成了穷人向往的好地方。
我舅家一家人解放前在老家过不下去了,当木匠的外爷和外婆就领着妈妈、舅舅、大姨一路半乞讨、半拦活到了华池,遇见一家好心人收留了他们,外爷做了一冬活,才吃饱了肚子。时间长了,有了感情,成了朋友,就不让走,让外爷在他们那里参加土改。可外爷还是想家乡,就回了乾县。我记得小时候那家的姑娘还来过我们家,她是妈妈的闺蜜。妈妈现在还时时挂念那家人,我问她是哪个乡哪个村,她也说不明白,没法找。
南梁纪念馆最可看的是边区的十大政策。如果说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那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把中央苏区的法律政策和井冈山经验陕甘化了,你读一读边区的土地政策就明白,这不仅仅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实施细则能概括得了的。你听:分川地不分山地,地、苗一起分,地主参加劳动也可以分地……多符合实际。本地情况摸的清,中央政策把握的准,执行政策人性化,尽量减少对立面,正因为如此,陕甘边区才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为中央保存了最后一块根据地,为中央和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落脚点。
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了荔园堡,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古堡内有一戏台,特别引人瞩目,毛主席说的“娃娃主席”就是在这里选出来的,他是从刘志丹手里接过边区政府大印的。刘志丹在这个戏台上还检阅过边区部队:背着枪的,拿着刀的,扛着红缨枪的,一队队从主席台前走过,甚是威武。他尊重习仲勋同志,还请这位娃娃主席给部队讲话,使习仲勋很感动。
这里还有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我们都来不及看,就匆匆赶往志丹县。
一路的塬、峁、梁、沟基本地貌结构,让人感觉车就像行驶在大海里,有一种不安分的感觉。也许这样的地貌影响了陕北人的性格,使他们成为敢爱敢恨的人:和平年代,他们会站在沟边边向对面的女人唱酸曲曲,直白地说出自己的爱;战争时期,他们骑上马拿起枪杀向仇人、敌人,表现他们的阶级恨。
这几年,华池、吴起、志丹发现了油田,他们富了起来。比我五年前来时的路好多了,路很平,没有颠簸,大家都昏昏欲睡了,还没等睡着就到志丹了。
志丹法学会的人等的不耐烦了,我们只有道歉的份。老区人民真实诚,就这样一直饿着肚子等我们。过点的等待并没有影响招待的热情,志丹的各种小吃让我们尝了个遍。
到志丹已经两点了,吃了个饭就三点了,晚上还要感到子长,可见在志丹时间之紧。我们就只好在城内转了转,依次参观了刘志丹烈士陵园、保安革命旧址、抗大旧址。
刘志丹烈士陵园在县城北边的半山坡上,占地不小。在寸土寸金的保安批那么大一块地方建陵园,可见中央之重视,陕甘边区办事之有力,宝安人民对他们的英雄之热爱。志丹1936年4月14日死于东征途中,实属意外。噩耗传来,万民悲痛,中央为纪念他当即把保安改为志丹县。1940年烈士灵榇由子长迁移时,沿途群众纷纷路祭,林伯渠亲自执绋下葬。1943年公葬典礼时,几乎所有在延安的中央领导都题了词,毛主席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用群众的土话说这一辈子置了。我们一进陵园就被一种气氛所压倒,不由得肃然起敬。进园的人无不蹑手蹑脚、不敢大声讲话,生怕打扰了英雄的安寝。纪念堂里鲜花不断,可见他在人民心中的份量。进陵园的人都应有所感悟,谁为人民办事情,人民就会记住他。刘志丹一辈子全为人民办事情,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保安革命旧址距陵园不远,可以走着过去。它建在红石崖上,是一排石窑洞。毛主席住在窑洞里,周恩来住在院子的平房里,没搞明白。毛主席就是在这里会见斯诺的,毛主席那张头戴红军八角帽的半身侧面照,就是在主席住的窑洞门口照的。有趣的是斯诺见毛主席头发长,怕照出来不好看,就让主席戴上帽子,毛主席没有帽子,就借了警卫员的帽子。照片一登出来,全世界都惊愕了,这不是个美男子嘛,哪里是土匪。斯诺根据自己的采访和所见所闻写出了《红星照耀着中国》,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我们有些干部就不会做宣传工作,老自己夸自己,没人相信,愚蠢至极。
抗大旧址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坐上车也就几分钟的事。抗大也在路边的石崖上,两排窑洞做学员宿舍,从二层最头那个红军司号员雕塑背后的通道过去,世事可大了,两层教室。据介绍:学员学习可认真了,毛主席都害怕他们太刻苦把身体拖垮,林彪校长更是着急,千方百计托人给他们改善伙食和学习条件。学校虽然条件不好,可规格挺高的,一科都是师级以上干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给他们上课,那个李德也上过课。斯诺也被拉去上课,就是因为吃了校长一碗面条。毛主席风趣的说“你们是石器时代的人,学的却是最先进的科学——马列主义。”他们既学军事,也学政治,特别是高级指挥员必须懂得为什么国共再次合作抗战。40个1科学员,走出了22位将帅。红军是一支重视学习的队伍,是一支知道自己使命的队伍。文武兼备,战无不胜。抗大旧址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坐上车也就几分钟的事。抗大也在路边的石崖上,两排窑洞做学员宿舍,从二层最头那个红军司号员雕塑背后的通道过去,世事可大了,两层是教室。据介绍学员学习可认真了,毛主席都害怕他们太刻苦把身体拖垮,林彪校长更是着急,千方百计托人给他们改善伙食和学习条件。学校虽然条件不好,可规格挺高的,一科都是师级以上干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给他们上课,那个李德也上过课。斯诺也被拉去上课,就是因为吃了校长一碗面条。毛主席风趣的说“你们是石器时代的人,学的却是最先进的科学——马列主义。”他们既学军事,也学政治,特别是高级指挥员必须懂得为什么国共再次合作抗战。四十个一科学员,走出了22位将帅。红军是一支重视学习的队伍,是一支知道自己使命的队伍。文武兼备,战无不胜。
离开红都,我们向子长出发。子长已改市了,都改几年了,我不知道,所以很惊讶。子长这二年发了,发在煤炭上。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子长不仅有煤炭,还有石油。经济硬件上去了,软件还得加强,城市的管理和人的城市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久久为功。
我们晚上没让人家招待,大家集体上街吃煎饼。子长的煎饼有名,不吃煎饼等于没来子长。我们选了一个老字号煎饼店,号称非遗传承人,但我们吃了,老实说,一般般。也许我们吃不惯吧。酒倒喝得好,晕晕乎乎地上了山,观赏安定塔。我们下午进子长城时就发现这个塔很美,倒影在秀延河里,为城市提神。晚上则更美,灯火辉煌,全市的夜明珠。
第二天早上第一站就是烈士陵园,在谢子长墓前默哀。谢子长的碑文是毛主席亲自撰写的,可见其在我党的地位之高、功绩之丰。谢子长一家九口人都为革命牺牲了,毛主席也满门英烈,他们惺惺相惜。他对陕甘边革命的功绩与刘志丹相齐,特别是在他临去世前,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与刘志丹共同决定把陕北和陕甘边打成一片,成立一个工委、一个军委,统一指挥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建立更大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他的愿望实现了,但他没有等到中央红军的到来,就在离他家不远的灯盏湾牺牲了。中央为了纪念谢子长同志,把他的家乡安定县改为子长县。
我们参观瓦窑堡会议旧址时,请了子长党校的专家给我们做了讲解。瓦窑堡会议是在党的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决定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我党的性质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问阶级出身,只要拥护共产党的主张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重新认识,改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接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教训,强调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这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接受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做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
我们参观了毛主席旧居,毛主席就是在这里见到了刘志丹。陕北肃反时,刘志丹、习仲勋、高岗他们就关押在瓦窑堡,不是中央红军来,不是毛主席让刀下放人,他们可能就成为左倾机会主义的殉葬品。刘志丹很感激毛主席,让他的妻子同桂荣做了一双棉鞋,把毛主席高兴地穿着舒适的新鞋在窑洞里来回走,舍不得。你看陕北人就是这样实在。
说起肃反,我有话要说:我们党历史上任何时候,如果以运动形式肃反办案就会发生冤假错案。解放前是这样,解放后也是这样,文化大革命更是登峰造极,砸烂了公检法。我的岳父是陕北红军,在延安时坐过我党的监狱,文革中又进了“牛棚”,直至被打成残废。这是我党要好好研究的,怎样才能不发生大面积的冤案和证据不足的错案。
大家在会议旧址的桌子上围成一圈,讨论收获,一致认为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后来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我党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南巡谈话,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就说眼前,我们要好好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来一次思想大转变,开创政法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我们上到龙虎山,参观了将军纪念园。将军园里有十位将军,虽然谢子长没有将军衔,但他当属第一位,因为其余九位将军不是在他领导的红军,就是在影响下参加革命的。所以人们也把子长叫“红都“、“将军县”,可谓名副其实。子长参加革命的人多,牺牲的人多,自然出的将军多。
中午 ,子长法学会浓重地接待了我们,有点不好意思,老麻烦人家,只好也邀请人家到铜川去。我想铜川美食赶不上,但热情应予超过,这是必须的。
紧张的三天参观访问,我们已“脑满肠肥”,收获颇丰,得好好消化吸收,细细咀嚼咀嚼,但至少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得到了强化,这是无疑的。
三天来,一路槐花飘香。槐者,怀也,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怀念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解放、复兴献出生命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