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成甲老师写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书中涉及到知识管理和“临界知识”,脑海里第一个联想到的是知识体系。
关于知识体系,知道它很重要,那些解决问题的高手,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慢一些的,需要花好几年时间,快的也要一年左右,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目前,自己也处于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在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上,花了很多时间做铺垫,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待这个问题,似乎明朗了很多,走的每一步路都没有白费。
知识体系,就是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里的所有知识,这些知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知识结构。
知识体系好比一座建筑,我们阅读、学习、听课等所学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加工,这些知识只能是零碎的砖头。
如果只是通过这些知识碎片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就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
只有把这些碎片的砖块,通过加工、排列、组合形成框架,建造成一个完整的有不同功能分区的建筑,当输入的知识时,我们能够快速进行分类,把它们放到相应的空间,用的时候能够快速调取,实现知识的高效应用。
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让我们知道如何收集知识,消化吸收知识,并且创造应用知识,实现知识的输入—加工—输出。
知识体系的核心是快速加工的能力。
在《高效学习法》中,作者介绍2种笔记法,即思维导图和卡片法来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两种方法的本质是将逻辑结构可视化呈现,建立联系,并形成知识框架。
如果知识体系是一座大厦,思维导图是钢筋,知识卡片是砖块,文字是水泥,在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是大厦的各种砖块,将它们拼接调用砖块构建自己大厦的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如何应用这两个工具?
8w字
溪小雪,热爱阅读和写作。用文字记录学习和成长,记录故事和感悟,记录生活和理想。每天一点点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
坚持日更阅读和写作:
日更写作:200天
日更阅读:56/100
用温暖的文字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