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记下这个令我不愉快的情境,又觉不太合适,便打消念头!但一提起听课,我便又想起了这一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还是记了下来。
那天本可以稍微晚一点儿,但我依然一清早赶到学校——8:20要听一节习作展示课的磨课。
8:17分,我准时来到学校多媒体教室,这时学生已经到位多时,一位科学老师正在上面给学生们交待着什么。上课铃声响起,一切准备就绪,习作课正式开始。课堂丰富多彩,教学手段新颖且紧跟潮流,既请进了当下最火的deepseek,也连线了豆包,还运用了最时髦的双师课堂,着实让我们老年人大开了眼界。
因为是磨课,所以课还没上完,领导和指导者便开始了在下面的议论,学生动笔写作时,交流议论声更大。我提醒小点儿声,怕影响孩子们的思考,可他们说没事儿的,接着大声讨论,还干脆叫上了后面几排的听课老师一起来议,讨论之声完全盖过了过了执教老师的评议环节。
从教几十年,我参加过许多次教研活动,还外出听过很多课。在外面公开课,我从见过这种现象,无论如何,上课时,听课老师都是安安静静的。
我总在想,评课有那么着急吗?听完了再评为什么不行。这样在课堂上大声交流,难道不怕影响孩子们学习?再说,上课的老师正上课时听领导们这么大声议论,会是什么心情,他还能集中精力上好后面的课吗?现在很多专家诟病现在的公开课,我个人觉得专家们还是有些偏激,但如果公开课这样上,听课人眼中只有流程,没有学生,那上公开课意义何在呢?我想,公开课是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可这种完全不顾及学生而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的行为又把学生放于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