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的竞选中,由于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在自卑心以及潜意识的驱使下,他做出了指派手下人在竞选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的愚蠢行为。因为此事,他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德国天才哲学家尼采出生于一个牧师之家,自幼性情孤僻,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他曾狂热地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表达感情时太笨拙,最终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为自己是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 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曾为自己的身材矮小和家庭贫困而自卑。
由此可见,自卑的心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即便是有一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人,同样也被自卑的心理困扰过。幸运的是,有的人在觉察到这种心理后,一直在积极寻找走出自卑的方法,而有的人,却一生都没走出来。
无论哪里,只要存在着自卑感,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哪儿一定有某种卑劣的东西,尽管我们尚无法确知详情。——〔瑞士〕荣格《谈话录》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种缺陷,也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人如果长期处理自卑的状态下,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同时对身心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走出自卑的心理,重拾人生的精彩,这是每一个被自卑困扰的人都要去重视和了解的。
《超越自卑》这本书是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视角,将自卑者当成病人的角色来进行分析自卑者的心理以及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一切的恐惧都是源于不了解,这本书就带我们去了解自卑者的内心世界。相信读完《超越自卑》,会让我们对自卑情结有一个更立体的认知,从而更好的去驾驭自卑,活出生命的光芒。
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阿德勒,他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排行老二。他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来自己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曾主持召开5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他一生著作丰富,主要作品有《超越自卑》《生活的科学》《人类面临的挑战》《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神经症问题》《理解人类本性》等。其中,《超越自卑》著成于1932年,是他在人生思想最成熟时期所著。
一、早期的记忆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阿德勒
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30岁的女性因为焦虑,无法与同事交流而求助,心理医生在了解了她童年时期的经历后,发现她的童年有很大的创伤,她在父母去世之后就被亲戚嫌弃,感受不到爱与温暖。这样的童年经历直接影响她长大后的职业,导致她频频失业,并不断接受心理治疗。
最近有句话很火: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很多人的自卑心理都是源于早期的不愉快经历,而这些不愉快的经历,给他们传递的感觉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比如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世,导致成长过程中缺少爱和鼓励,缺少温暖等,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和记忆,都是自卑感产生的源头。
二、家庭的影响
"我还记得,我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回到家总会挨一顿骂。因此我变得很讨厌出门和别人交往。"
说这句话的是一个26岁的男性,他频频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作者后来了解到,在他的家庭中,父亲对他滥施权威,加上他是家中最小的男孩,上面两个姐姐一直管着他,导致他深刻感受到整个家庭都在压迫他。这样的家庭经历让他的性格胆小、顺从。有一次家中有客人在,他不小心犯了错误,导致父亲当众掴他耳光,这件事让他记忆深刻。导致他很大的性格缺陷,长大后对事业犹疑不决,想离家出走,失眠,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每一个人处世方式的背后,都映射了他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错误的教育方法,父母不当的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强化作用。在他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强化都被带进他的骨子里,柔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中。
我同事小张是一个自卑内向的人,平时话很少,一次聚会一起喝了些酒,他告诉我,他不说话是因为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同事,怕说错话,怕别人看他笑话。再深入聊了以后,他说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一直拿他和邻居同龄的小孩子作对比,每次都是奚落邻居比他考得好,比他有出息。他母亲比较强势,他一直活在这样被比较的阴影之下,长大后也没有走出这种阴影,工作上也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尽管他的能力很强,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见解。
由此可见,自卑情结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来自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爱之深,责之切。但不当的教育方式会让人一生都背上自卑的阴影。除此之外,父母的偏爱也会导致孩子的自卑。
书中说,每个长子都曾经历过一段独生子唯我独尊的时光,当第2个孩子降生时,他便骤然要强迫自己适应另外一个环境。长子之前通常都会受到大量的关怀和宠爱,他习惯于成为家庭的中心。突然在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他发现自己被逐下的王位,另一个孩子出生了,他不再为我独尊了,现在他必须和另外一个对手分享父母亲的关怀,这种改变会给他留下重大的影响。
被偏爱的孩子容易恃宠而骄,以自我为中心。而被冷落的孩子,则会懦弱敏感,时间久了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其实偏爱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另一种被比较,对孩子自然是极具杀伤力的。
除此之外,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学校的不愉快经历也会让人产生自卑感。比如,老师的偏爱、同学的孤立,与其它同学的差距等等,这些都会成为自卑感产生的来源。
三、走出自卑,自我超越
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给我们讲解了自卑产生的根源。了解了问题的根源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自卑是一种心结,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心理的手法去解决。下面总结一下走出自卑的方法。
对导致自卑产生的记忆,竖立榜样并学会自我暗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记忆,每个人都会因此自卑,包括当今世上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要知道,自己不是最特别的。找一个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人,以此为榜样,不断自我暗示。这会让你淡化记忆本身带来的痛苦,而专注于你与榜样之间的差距,从而很好的治愈自己。
关于家庭的教育方式,换个立场去接纳和理解,从父母的角度重新看待
每个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现成的教育模板。
放大父母渴望成才的心情,淡化他们不良的教育方式。真正成功走出自卑的人,都在不断与原生家庭和解。当一个人具备独立的人格时,他会清醒且理性地去看待过往,更不会去纠结于过去的经历。
就像有句话所讲,我们每个人都在受着父母的伤害,也在接受着父母的庇护和养育,然后艰难地活下来了。
淡化自我,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
书中说,我们永远无法到达我们生命的最高目标。如果我们想象出一个人或人类整体已经抵达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困难的境界,我们能想象到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沉闷的。
不确定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都要在这不确定中,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发现并放大自己的优点,从内心认可自己。同时,淡化不良的自我感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内求无法解决时,尝试用外力解决
人需要倾诉与认可。自我调节与暗示无效时,可以借助外力,例如咨询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和要好的朋友或领导倾诉。人在这世上绝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来自于外力的认可与引导,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尽快重塑自己,这些都是走出自卑的有效方法。
总结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只是有的人战胜了它,有的人一生都在自卑的牢笼里挣扎。而对自卑感的驾驭,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世上,从来都是方法比困难多。只有真正深入了解自卑产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内求自己和借力别人,是解决自卑最有效的方法。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卑就是战胜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