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色 之 梦
杨永生
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屏嶂接壤处,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林海,辅青叠翠,葱葱郁郁。置身于此,你会有一种“山泉谷溪争灵,奇花异草斗艳,百兽千鸟鸣啭”的玄妙之感。这种包罗万奇的大生态景象,在地球的座标上,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这就是令人向往的黄龙山。
踏上黄龙的土地,一个直观而特殊的印象——这里是核桃之乡。那皮薄、个大、色绚的优质核桃,时时招慕着你的心绪。
但是,千百年来,在这块2752平方公里的核桃优生区内,由于经营上的粗放,核桃作为商品,只是充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的补充,一直没有形成大的经济产业。这足以 说明,过去人们思想上的保守和认识上的封闭。
追本溯源,黄龙核桃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乃得胡核桃种”。两千年来,在黄龙地面上繁衍广大。
然而,这些老品种核桃,却长期处在自生自灭,任其生长之中。所以见效很慢,而且丰产期短,几年核桃儿接过,残枝败叶,衰老退化 。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据说就是指核桃而言的。还有一种说法:古人是不栽核桃树的,因为当辈人栽植,当辈人看不到果儿。可以想见,人们对核桃产业的奢望与忧虑。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二年,黄龙这块千年沉默的土地才真正地苏醒了。黄龙人在广泛研究交流的同时,对当地的乔化核桃品种进行了调整。引进了全国各地32个品种,这些新品种核桃与当地老品种核桃进行育种杂交和高枝换头,拦腰嫁接。创造了三年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的科技成果新记录。
1999年春,县委书记房龙山风风火火地去美国考查,更坚定了黄龙人核桃园艺式栽植管理的信心。从此,黄龙核桃拥有了地球间的交流天地。可以预言,黄龙核桃,在二十一世纪,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日的黄龙核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展基地。她以效益高,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鲜明特征和味美诱人的独到优势展示在世人面前。
黄龙今非昔比,人们的心态,人们脸上的喜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绿色的向往,对绿色的追求都不再是梦想。这片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核桃园林,像滚滚涌来的绿潮。在黄龙人的双手创造下,爆发出“绿”字型特色经济的腾越之象。
——摘自《绿土地》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