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15)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15)

(十一)石门颂:汉代大型隶书摩崖石刻。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褒斜道图

《石门颂》摩崖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该摩崖书法艺术独特,其字体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书法雄健姿肆,古拙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清人张祖翼评价此碑云:“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该碑道:“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足可凸显此摩崖在汉隶中的别具一格及其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导引之功。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7) 五、汉代书法 汉代从公元前二零二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
    洋光雨露阅读 947评论 10 21
  • 本周临习《石门颂》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
    木棉纪阅读 257评论 0 0
  •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10) (六)礼器碑:汉代隶书。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 《礼...
    洋光雨露阅读 205评论 4 25
  • 《石门颂》技法解析 一《石门颂》及其价值 石门隧道在陕西省汉中市北约二十公里,位于古褒斜道的南口,在褒河西岸与河道...
    章鱼哥丶阅读 6,893评论 0 1
  •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小曦笔墨阅读 1,856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