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地铁上,我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妈妈带两个小女孩上车,这两个女孩至少是上幼儿园大班了。在车上不知是什么原因,妈妈不停的训骂两个女孩,还假装要下车不理她们,而两个小女孩不停的在位置上一会躺下一会坐下。在仙林中心站,上来一个年青的女老外,带了两个小男孩,估计一个上小班,一个上大班。两个小男孩安安静静的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年轻的妈妈与两个儿子很亲切的说着话。看到这个对比场景,我心中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在这两组妈妈与孩子身上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我不想对中国的妈妈提出什么批评,毕竟对情况不了解。但今天这个场景的直观对比,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公众场合孩子行为差异的背后存在着什么驱动力?
去年五月,我在沈阳出差。早上在酒店吃早餐时,看到一家五人,两个老人,一对年轻的夫妻,一个小男孩。四个大人分坐在两张桌子上,小男孩在餐厅到处跑,一会用筷子挑这个菜,一会挑那个菜,而且还大声叫喊。四个大人可能感觉小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们四人没有一个人制止孩子在餐厅的行为。当时餐厅的其他客人也没有一个人出面制止,服务员也听之任之。我们可以想像,这个小男孩在家一定是宝贝疙瘩,以致于把餐厅当作了自家的客厅。
宝贝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在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儿童成长的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说,等孩子大了自然会改变的。于是我们会看到,在火车上如果家长不给孩子玩手机,孩子会哭闹。在商场如果家长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会在地上打滚。中国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时,往往会用纵容的心求得一时的心安,避免孩子哭闹。当孩子看到通过哭闹或胡搅蛮缠手段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这些手段就成了孩子战胜家长的法宝。很多年轻的家长会本着不想让自己心烦的态度,答应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会很容易学会用一些极端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在公共场合出现不符合场景要求的行为。此时父母再对孩子进行规劝与引导,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父母要引导孩子培养行为的场域意识,即在什么场合可以有什么行为,不可以有什么行为。一旦出现了不符合场合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引导教育,不能抱着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的心态,如果听之任之,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
培养孩子行为的场域意识需要时间与耐心。爱孩子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智慧。纵容孩子不符合场域要求的行为一旦形成常态,便是家教不当了。人前不教子,公共场合对孩子的训斥,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
培养孩子行为的场域意识需要家长先给自己划出行为的边界。当家长失去边界时,孩子一定会没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