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在我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唯独对前面半句话印象深刻,且也是这样做的,至于后面半句话我怀疑我的母亲忘了跟我说。
我开始上小学了,母亲每天早起帮我煎好一碗荷包蛋,整理好书包,吃完就让我出门了。在我上学的那么多年中,她从来没有送过我去学校,至今也不明缘由的我,借这次作业还跟她聊了一下。
原来在她心里,孩子要从小独立,做好本分,不生害人之心连老天爷也会保佑平安长大的。
就这样在母亲的熏陶下,从小我就很乐观(也许是傻)不爱计较什么,热心帮助同学抄作业,替邻居小孩打掩护让他免受父母的毒打,因为考试成绩差。
后来大学生涯也是处处与人为善,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让对方为难,对人和事物的判断总怀着美好,相信我不打同学小报告,班级上宿舍里传递友好,还时常替别人着想,就会收获友谊、爱情和好人缘。
可后来有一次我闺蜜对我的背叛,让我伤透了心。她在我们共同的朋友面前说我的坏话,以及本来有很多属于我的物品,说成是她施舍我的。
那真是一段难过的青春伤疤记忆,当时我知道那些事之后也并没有当面对峙什么的,觉得没必要,我做了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大家有目共睹不必理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
也感谢这件事让我学到了母亲当年未教会我的后半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下可不算强行分开那一句俗语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后来在我成长的旅程中,我遇见了工作中前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多做事,少说话,言多必失”让我在第一份工作中受益匪浅。
面试结束后上班第一周的总结会上,我当时的直线领导跟我重新过工作内容,履行职责和经验传授。那句话她说完还问我,记住了没,我傻乎乎点头说记住了。
这也算是那位领导自己打拼十几年的一点经验之谈,因为在一个做快消品的公司里,人员流动是很大的,每天面临流失的员工很多,也历经客户、第三方公司的剥削了吧,为人谨慎,说话很注意方式和技巧。
那是我第1份工作,踏出校园初入职场,浑身都写满了青涩和幼稚。
因为做执行类的工作,时常要与客户和销售团队沟通。对于刚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挑战,会议上必须发言的我会发言,提问的问题我一般会避而不答。
也正是因为前辈的提醒,有这种谨言慎行的思维习惯,让我在这份工作中没有被销售苛责,没有被业绩拖后腿。
多做事其实是说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最好比别人多想一步,周全一点,思维成熟一点。
那少说话,言多必失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当你没有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就着急回答或者反驳对方的时候很容易说错话,接踵而来的是无穷的解释。
当一个人犯错的次数过于频繁的时候,总免不了会被对方质疑你的工作能力,并对个人印象分也大大折扣。
少说话,多做事,言多必失,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是推开职场新世界的大门钥匙,我带着这把钥匙不仅有好的保护了自己,更在职场的沟通中养成了认真负责,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
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也仅有这一次机会,度过自己独一无二的前半生。
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但也因为害人之心不可有这句话吃亏不少,好在平平安安的长大了。步入职场又有了前辈的提点,让我没有经历太多波折有了很好的口碑和人脉,至今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