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能知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不顺,七十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越规。”
解析:孔子把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做了总结。我们后人也应对自己生活在什么阶段,是否达到某种境界做一些反省,才不枉一生!
国学大师还将重要阶段的对照内容深化了一下:三十而立,立什么?——立身、立业、立家;四十不惑,明白了什么?——明白了社会、自己、责任;五十知天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命运轨迹、人生定位、未竟责任;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看透人生、生命、名利;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么看,还真应该重视人生中的各阶段,不时的用岁数与实际达到的层次做个比对!
举个最典型的年岁吧!在《论语•阳货》中,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孔子就说:“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完了。”
老人有言: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说一个人的品性三岁时就可见了。而四十,孔子看来是一个分水岭,自己也是“四十而不惑”。这句话的普遍性在于,告诉我们人生当及时,时不我待。这种出自于经验性观察得出的结论,意在提醒人们:人在年轻时还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塑造自己的心性。要尽早改善、改进,以成就大德行。
查资料:苏东坡认为这句话是就具体某个人说的,但不可考证。就是告诉一个学生或弟子,你现在到这个年龄了,再不努力,就可能产生何种困局。
当代著名《论语》研究专家傅佩荣教授解读,从孔子的生平来理解这段话,他认为可能是孔子对自身遭遇的感叹。因为孔子三十五岁前往齐国,在齐国居留两年期间,齐景公曾有意重用,但最终不了了之。那可是黄金时代的年岁啊!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解读《论语》,则参考了朱熹“四十为成德之年”的论断,他认为可能是孔子劝勉人及时迁善改过。
无论哪种可能,理解为勉人及时迁善改过最好。应该用四十岁作鼓!鞭策我们学习,进步。
当然,今世间还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应该讲学习是人生各个阶段必须具备的能力,四十岁以上,照样可学可悟。人生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五十六十人生观价值观也照样会发生质变。但你的德行回馈给社会多少呢?你活的价值就是消费人生吗?
人的德行没有年龄限制。孔子七十多岁就去世了,今天活八十、九十、一百的人不少对社会还有贡献!但作为人生常态,还是该为学就学,该而立则立,进入不惑之年,自身品德应得到修炼和提高。
但四十岁这个年纪依然不懂得修养自己,提升自己,这样的人恐怕是废了,根本没有发展了。
我们应该尊重人生的阶段论,生活需要规划,不能浑浑噩噩的走过;要求需要提升,不能无所作为的前行。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依然回响: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