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轻时往往觉得天高地广,觉得前面仿佛有无数的道路都可以走。结果最后却是发现,常常无法找到可以前行的道路。现实原来如此黑暗严酷。
朋霍费尔在深感人往往是如此之弱之时,在相信连上帝都是苦弱的之时,也是忽然发现了这一事实。
曾和鲁迅多有交往流寓台湾的文学家和学者台静农,八十岁时曾经集句曰“人生实难,大道多歧”,请好友写了一幅对联。台静农集这两句话集得真是很好,因为“大道多歧”岂非正是“人生实难”最普遍最重要的缘由和表现之一。
歌德诗剧《浮士德》开篇的献词云:“无奈愁肠重结,太息不止,恨人生迷离曲折多歧路”。
神秘主义思想家法国的密那更是说:“只有一条路可以不错,而错路则有许多条。”这话简直让人几乎有些绝望。
印度古代的《羯陀奥义书》则云:“接近伟大的导师后,才察觉道途的艰辛,其中的岔路,宛如是剃刀锋线。” 中国过去的人们是常常说,江湖秋水多,江湖多贱贫,江湖险恶。
世路艰难险困,古来如斯,而所谓伟大的导师,又往往不过是人的梦想。
别尔嘉耶夫、朋霍费尔等人告诉我们,这些伟大的导师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不过是弱者,而他们能够传授于我们的那些“道”是“比任何意识形态都弱”。
我们生活于中的这个现实世界就是如此黑暗、荒谬、充满困苦,以至我们的人生往往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