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日的傍晚,风静,天蓝,阳光炙热,火车站不复平日的嘈杂,陆远的侧影,很好看,手心的温度,传遍子西的全身。这一切,永远都定格在子西的记忆中。
——题记
01
“我不想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孤孤单单的奋斗,希望有一个人,在成功时和我分享,失败时共同分担。”时隔多年,子西仍清晰记得,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收到的表白,在她二十岁的时候,来自陆远。
陆远是她的高中同学,同窗三载,他始终在她仰望的高度,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其实子西也不差,偶尔第二名,基本前十,而且,作文总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各个班念到,数学成绩也出类拔萃。
青春年少,本应阳光灿烂的日子,性格使然,子西很自卑。面对陆远,同样优秀的她,却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但没有开出花。因为她从未想过,此生会和陆远有交集。
所以在大学开学之初,收到陆远的第一封信,面对信封上的地址,子西莫名其妙,猜不出是谁。直到看见名字,她才知道,原来,陆远一直关注着自己。
02
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有一次子西正藏在被窝偷偷读信,被同学恶作剧抢了过去,看过之后却是大跌眼镜,原来你们的话题这么无聊呀。同学索然无味。
确实,他们之间,倾诉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欣喜,谈论周围的环境。没有你侬我侬的儿女情长,偶尔会讨论是寄情于人还是寄情于物。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很多莫名的小心事,在他们之间流淌。
说不完的话题,让他们书信频繁。一来一往,有问有答,偶尔,哪封信被耽误超出了正常的周期,另一个人便会迫不及待的再写一封。他们虽然距离遥远,却仿佛日日相见般亲切,每一个细节,一点一滴都相互知晓。
在他们通信大半年之际,有了文章开头陆远的表白。寥寥数语,却让子西的心,幸福满溢。时至今日,她仍觉得那是最美的情话。
再往后的信里,多了几分轻松随意。他们会回忆从前,记忆中彼此的模样,互相仰望,他清晰的记得她作文中的句子,她说起和他同桌的那短暂几天,紧张的不知道该如何复习,几分欢笑,几分美好,温暖的如春日阳光,在心里慢慢漾开。欣喜的花朵,在他们之间悄然盛放。
03
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吧?轻松,亲切,默契,温暖。
那年陆远英语四级考过之后,用他得到的奖励为子西买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他懂她的喜好她的梦。那其中的每一篇,子西都细细品味,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陆远对话。
“I want to se you in a week。”当子西突然收到这封信时,陆远已站在了她面前。这是他思念的宣泄,是他情至浓处的表达。
在子西的陪同下,他们一同走过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陆远贪婪的看着书信里的一草一木,鲜活在眼前。近距离感触子西的喜怒哀乐,其实,又哪有怒和哀呢,喜乐尚且来不及,他们珍惜这相处的时光,有说不完的话。
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如期而至。陆远执拗不过,最终同意子西去火车站送他。
05
拥挤的人群,他们一前一后的行走。当子西感受到时,陆远已经牵着她的手,她甚至没意识到是怎么牵起来的,内心小鹿乱撞,任由他牵着。身处熙来攘往的人流,子西的眼里,只有陆远。手心,是他的温度,心里,是满满的幸福。那一刻,她想一直走下去,就这样,走到白发苍苍,走到地老天荒。
那个夏日的傍晚,风静,天蓝,阳光炙热,火车站不复平日的嘈杂,陆远的侧影,很好看,手心的温度,传遍子西的全身。这一切,永远都定格在子西的记忆中。
记忆中,陆远永远是二十岁的模样,白衬衣,板寸的头发,棱角分明的面庞,有隐隐的汗珠,阳光透过树叶投影在上面,几分迷离,几分沉醉。
青春总是和遗憾如影随形,成长也避免不了很多失去。就像穿过拥挤人流,陆远牵起了子西的手,却最终,在岁月中走散。
那次表白是陆远最赤裸的语言,那次突如其来的造访是他最大胆的行动,那一次牵手是他们最亲密的接触。
往事,他们或许记得,或许已经尘封。但那些信件,那些话语,曾经温暖过彼此整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