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小主文学院庆水&星海月浅浅组合,相约每天完成一篇1000字以上语音写作练习,体裁不限,陪伴写作,共同进步。
星海月浅浅:
你好!
昨天在看蒋勋老师视频的时候,一眼看到"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这行字,平日里一点都不灵光的脑子竟然一下子记住了,而且那八个如雷贯耳的字还时不时地滚动浮现在面前,仿佛是要唤起我的记忆般。
外境是自心的显现,也许这些字眼也曾经过我的面前,但那时候并没有引起我如此的感受。
三月份的时候,我曾经焦虑过,自己这不成体统的文字何时才能像别人一样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人家又快又好?
四月份的自己苦苦挣扎着,有时候加班加点赶文章,虽小有突破,但是以劳累的身体为代价。
每每熬油点灯写成文章的时候,有欣喜,但更多的是担忧,担忧自己的身体,万一有个闪失那可怎么办?
在身体方面自己输不起,谁也输不起。
当身体某方面刚刚有一些不舒服的时候,赶紧去检查,等待结果的时候心里好忐忑。
还好,结果出来的很快,花好月圆,晴空万里。
好结果平添了喜悦,增加了信心,却也让自己开始反思。
案头有一本《浅止文集》,是父亲同事肖老先生自费出的一厚本小说集。
小说的后记当中,肖老师这样写道:四十多篇小说,五十余万字,近三十年的心血集成这么一册书,说来惭愧万分,自慰而已。
肖老先生的才华在年轻时已初露端倪。第一篇小说发表于1960年《火花》月刊,那时候他才二十出头年纪,刚刚参加工作三个月。
1965年,肖老师写的一个电影文学剧本被长影看好,提出详细修改意见。
1986年《一堂楠木家具》短篇小说已被小说月报排上了某期的目录。
然而,命运很是在关键的时候捉弄他,到最后,这些作品都成了他这本自费书中的作品。
见过肖老师,瘦瘦的,高高的,一副文人的样子。
肖老师的儿子和我是同学,因此更多一些对他们家情况的了解,母亲多病,父亲微薄的收入养活他们一家五口人,捉襟见肘。
翻开文集,捡自己喜欢的几篇读下来,很为先生的文笔慨叹,折服。
自己估计再写上几十年也追不上先生,那自己的写作何去何从?
痛定思痛,找回初心,在自己的起点上前进就好,自己知道自己进步就好。
不必追,永远也追不上。既然追不上,何必星光赶路。
慢慢走,慢慢欣赏。
坐下来认认真真阅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这本书虽然面对青少年,然而对于已是暮年的我,阅读之后收获颇深。
第一遍读《谈美》,用的时间很少,用先生教的办法,通读一遍。
就觉得先生的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跟着先生的问题展开,一步一步步入了先生所描述的艺术殿堂。
原以为枯燥无味的理论论著,却深深地吸引了我。
第二次开始阅读的时候,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
先是每章列大纲,其次就是摘录原文当中的重要的句子,再就是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
就这样一章一章地读下来,看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就觉得之前自己读书应该是不得章法。
谁说年龄大了读书记不住,只要用心了,就像读《谈美》一样,读过也有好一段时间,其中的观点却印在了脑海里。
前两天你在文中推荐简友微小说《厚度》,进而说起《泥人张》,我就开始引伸阅读《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蓝眼》。
一本又一本,一群复一群;
民间奇人涌,我笔何以禁?
张王李赵刘,众生非蚁民,
定睛从中看,人人一尊神。
冯老的开篇语写得何其好,冯老的每一篇都写得那么好,阅读是一种享受。
像我这种老同志,没有必要去苛求自己,非要写多好,努力是要有的,急不得。
阅读欣赏也同样是人生一大快事。慢下来了,心静了,该来的自然会来,该收获的一定会收获,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读过的书,沉淀的思想都会体现在自己的文字中。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慢慢沉下来的过程,所以在看到蒋勋老师昨天视频中事缓则圆,人缓则安时才会有诸多感慨。
现在很享受这种车马很慢悠悠然的感觉。
今天写这篇日更文的时候,几度想起要不要改换思路,我这样会不会把你教坏,你还那么年轻,还需要拼搏。
不过我也不是停下来,只是想好好读一读看别人怎么写,边欣赏边进步。
聊到这里,明天见。
祝顺!
庆水姐姐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