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阴 星期二
今天下午从马戈庄孩子姥姥家回到了平度,休息一晚,明天需要回孩子奶奶家过中秋。来来回回的路上,扔不下的是孩子那个大大的书包,以及书包里相关的几本书和几个本子,放个假,怎么感觉孩子似乎比上学的时候还累。如同我们,放个假,感觉比上班还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真真正正的舒舒服服的无所事事的轻轻松松的休息一天?或许,我们可以将此作为我们的梦想?
现在的新版课本,我们小老百姓不知道上面教育部门是出于何种目的如此编排课本,但是,我们作为父母,只知道,孩子在学习上,为此非常的困难。笔画尚未弄清楚,笔画简单的字尚未搞懂结构,上来就是“你我他”等字。可以说,我这个大学毕业的也不见得能够将“我”字的结构整清楚,让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来写,不知道有几个孩子能写好?
不用说听写,孩子照着写能写好,我就谢天谢地了。为了方便孩子学习,孩子妈妈将难写的几个字,按笔画顺序给孩子做了范例,但是效果甚微。孩子天资一般,甚至偏下,我不要求孩子在一年级能够会写多少个字,能够会写多么复杂的字,只要他能根据拼音,自己会读;只要简单的三笔、四笔、五笔的字的结构能整清楚;能够将基本的正确读写执笔姿势学会并养成习惯;只要能够将考试的基本规则掌握好等等。对我来说,足够了!至于数学,感觉孩子掌握的还是可以,这里就不提了。
假期几天,其实重点还是监督孩子拼音的学习,复韵母基本分不清楚,让我很郁闷。给他听写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声调应该标在“ui”的哪个字母上,给他画出来以后,自己才有了印象,第二次听写再没有犯错误。现在知道了“整体认读音节”这个词,动不动给我上课:“爸爸,这个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那个时候,似乎我才是孩子,让我哭笑不得。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跟着孩子重新上了一遍学,一年级如此简单的知识,却往往会犯很多错误。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普通话。小学期间,我朗读课文还是不错的,句、段等的停顿上都能比其他同学稍强点儿。但是,那口音,真正的东北山老土话。我老家旧店的,去过那里的人应该都知道,“z c s”与“zh ch sh”不分,或者说混淆。还好,孩子没有染上这种恶习。
不过,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方言未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一代代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在一点点的流逝,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也是一种遗憾。
我很喜欢带着孩子去农村,越是偏僻的地方,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生态保留的越完整,越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与都市完全不同的风韵,这也是对孩子一种传统文化上的晕染。我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能够记得,曾经某个地方在某个节日或者某种庆典上,其习俗、其方式、其工艺有着怎样的不同。
孩子的学习不能仅仅拘束在学校与家庭或者社会,自然生态或者民俗民艺又何尝不是其应该学习的方向或者说是内容?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书本的记载永远比不上亲身的见闻,知识的积累永远都是根源于实践和行程上的看、听、思、想、记以及系统的整理,这是中国文化自古至今能够厚积薄发、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原因所在!
在当今社会这个交通便利的环境里,希望家长们能够在闲暇时带孩子多出去走走,不要仅限于风景秀美之地,还有偏僻穷苦之处、地形独特之处、民风相异之地、名胜古迹之地等,每走一次,每走一处,都会有其特有的不一样的感触和收获,相信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假期里甚为疲惫,向老师家长们问好,祝孩子们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