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

文/焉支闲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孙有福儿孙享,谁为儿孙置马牛!”  这是人人都会说的话。可是现实生活中谁人又能够这样想得开呢?都想着为儿子女儿孙子多积攒些财产,让他们以后的日子里少受些苦。


周耀祖在家里是老大,经过了1960年的饥荒,知道挨饿的滋味。

八十年代初,生产队里组织人搞副业,他们最初去新疆吐哈油田打零工,日子慢慢好了起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家里面吃饭顿顿有肉。这事儿放到现在就不是问题,现在物资丰富,吃饭讲究的是营养搭配。那个时候,大家手里头都没有钱,吃顿肉非常不容易,就把“顿顿有肉”当做好生活的标准了。

后来,老周认识了某个油田的石油处处长,就领了些人包工程干活,赚了很多钱,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乡亲们羡慕地很。

周耀祖成了包工头,就把村子里的人带出去,大家有钱一起挣。他也从一个不起眼的人,变成了受到人人尊敬的万元户。当年的万元户很牛的,政府工作人员每个月也就是几十元的工资,虽然饿不着,却一定不会是富翁。猴年马月才能有点积蓄,能够有万元存款者少之又少。

河西走廊这一带,称呼上有区别。这里常称呼父亲叫爹、叔叔叫爸爸、伯伯叫大大。叫爹大家都能听懂,叫爸爸的时候就很容易误认为是父亲了,其实是父亲的弟弟。

老周识字少,工程上的有些事情,像管账、接待等等都让几个侄子办理。自从当了包工头,周围的人为了跟着出去挣钱,嘴上就像抹了蜜,跟在后头“周家爸”、“周家爸”地叫,老周心里自然很是受用,当然能让乡亲们挣钱的事情,也是尽量都带上,也不愿人家叫他“白眼狼”。

老周识字少也是一种缺陷,往来账目都用脑子记,就是把财务、管理都交给了几个侄子,侄子们才有了接触上级领导的机会。一来二往,几个跟着出去的侄子都风光了起来,跟老周认识的几个有权有势的领导拉上了关系,几年后都另起炉灶单干了。

后来老周因为身体不好,加之年龄大了,社会上的应酬跟不上了,能够找到手的工程不多了。就把搞工程时的物资转给了几个侄子,彻底放手了。

过惯了穷日子的人,搞了工程一下子有钱了,整天吃酒吃肉,呼朋唤友,好不热闹。还真应了那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要说村上的邻居,一个生产队的人,就是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都凑了过来“周家爸”、“周家爸”地叫,希望能够找点活干,挣点钱。

乡上的干部一看有戏,也会隔三差五过来看看这个能人,当然不会白看,总会受到周耀祖的热情接待,有些身份的人还能带回去些礼物。揩到油的人依然是千恩万谢,没有揩到油的人也是羡慕不已!

早年,学校的老师、医院的医生、乡政府的干部这些吃公饭的人,每个月拿着几十块钱,伙食费一交,所剩无几。在外头包活的“包工头”,一两年暴富的事情,不断上演。经过几年时间,乡上已经冒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包工头”。前几年在乡上见了乡镇干部唯唯诺诺的人,自从当上了“包工头”,就一下子趾高气扬起来。在跟着出去干活的乡亲面前头也抬得很高,若不顺意就能用指头指着断喝几声,确实威风凛凛!没办法啊,谁让人家能够包到活呢,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包工头”也是归乡“算账”的时节。每年要赶在年前头要把钱发给工人们回家过年,也是他们在村子里显摆的时候。有个包工头过年就拉回来了一汽车烟酒,胡吃海喝。有个人就拉了五粮液几十箱,红塔山、阿诗玛等好烟好酒无数。一条红塔山是一个乡镇干部两个月的工资,一箱五粮液要半年不吃不喝才能买来,老百姓想都不敢想啊。

这些“包工头”每年过节家里热闹非凡,大块吃肉大杯喝酒,朋友们一下子多了不知多少倍。有钱了政府也称之为能人,各色人等都贴上来想分上一杯羹。远亲近邻自是不必说,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要贴上“某某亲戚”的标签来混个脸儿熟。每日里家中人来人往,划拳声不绝于耳,窗外酒肉飘香,路过的人面带羡慕表情。官员们、“朋友们”都笑嘻嘻地来,醉醺醺地去,大家都脸上容光焕发。

这些“包工头”钱来的太容易了,花起来也是大方,一掷千金,真让人目瞪口呆!

老周的儿子长大了,也看到了父亲在当地威信高,是能够包到工程,让乡亲们挣上了钱,也想大搞一把,显示显示自己能力。怎奈何老子能够富起来,是因为沾了当时认识的几个领导的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自己一脸懵逼,咋能行呢!一没有后台,二没有资金,三不懂得利润分享。三两年以后就把老子搞起来的家底子给败光了。后来实在不想当工人给别人干活,就想办法找以前的叔伯兄弟,以为自己老子带起来的总会帮他一把的。谁知道人家只会打哈哈,并不给实质性的帮助。能怪谁呢,谁让你自己没有经济头脑,要怪就怪你自己吧!

周耀祖没有工程后,就没有了往日风光。门前冷落鞍马稀,以前靠过来的三朋友四弟兄,一个个像躲瘟疫一样躲得远远地了。

老年后的周耀祖在贫病交加中度过余生,自己家的老太太被儿子带到城里,母子两住在十几个平米的房间,最后孤独终老!

和周耀祖一起发家的人,只有一两个在风光的时候不是太烧包,置了些产业,及时转型经营,日子过得也算如意。有好些当年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人,用卡车拉着高档烟酒、一掷千金的人早已没了往日的狂妄。没有技术,没有了“后台”,举步维艰,当年的风光就像昙花一现,灰飞烟灭了。

有人沦为给别人看大门的保安,有人被人追账,宛如丧家之犬,确实可悲可叹!

创业难守业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在顺境里看到潜在风险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最可怜的是一些“暴发户”的烧包,总会出现些“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事,也会有那么些“败家子”糟蹋祖业,不能守成。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说得何其精辟,又何其洒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陈最近总是睡不好。 从事业单位退休四五年了的老陈生活十分规律,这是大院里公认了的。早上六点起,遛鸟浇花,中午家里...
    十六幺阅读 3,818评论 2 1
  • 文/Barnabas|图/网络 一位做HR的朋友春节前就在感叹:「春节后离职潮又要爆发了!我又要忙碌起来了!」 的...
    梦想教练Barnabas阅读 6,530评论 3 3
  • 今天是4月9日,也是我们最想到的那一天。 我们先做校车去了学校,我进教室"天哪"我们全班几乎都...
    于善行_c86b阅读 1,248评论 0 0
  • 领导者,一个逆人性的角色。 有一个段子,总裁问副总:如果我把院子交给你管理,这时猪因饲料不好暴跳如雷,狗因看门太累...
    夜读录阅读 4,3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