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汇桔网董事长谢旭辉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受害客户发《附汇桔的心路与求索 —— 给知商客户与所有关心支持汇桔的社会各界的一封告白书》。
文章内容很长,简单点讲就是1、回顾创业之路,承认管理能力和产品能力犯了重大错误,但否认是骗子;2、汇桔网账上没钱,不是有钱故意拖欠。也没有转移资产,换业务主体是因为博鳌的账户不能使用;3、变卖了自己的资产,包括汇桔的股权用于日常经营,每月在公司仅拿到手1万多的工资,连续7年多没有涨过一分钱。没有从公司拿过一分钱,不存在转移或侵占公司财产的任何行为,没有夜夜笙歌,没有巨额招待费与差旅费报销,出差全是经济舱,过去9个月每天忍受了多少委屈与大家的辱骂,头发今年都白了一半。想爬上楼顶纵身一跳以解脱,太痛苦了,恳求大家能给汇桔更多一点时间,能够在债转股与前期汇桔分期退款六种方案二选一。
小编2013年进入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至今8年,创业至今7年;业务涉及知识产权,政策咨询,认证检测等企业服务,对于知识产权行业,企业服务行业,小编自认对于这个小众的行业有足够认识,对于“老前辈”汇桔和联瑞也有清晰且足够的认识。并非只是为了博眼球,写一篇讽刺别人的文章。
对于汇桔网,联瑞知产,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谢总所言,汇桔or联瑞为这个行业发展,培养了人才,接触3000万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等。是的,在小编身边,很多业务人员出走联瑞,出走汇桔并不是因为公司不好,大多因为意识到原公司的坑蒙拐骗,意识到自己在这家公司只是一个有呼吸的“电话机器人”,电销工具而已,意识到公司只想坑企业赚钱并非长远发展,为客户服务的公司。
所谓培养,也仅仅带了很多人入行而已。并没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反而使整个行业从企业服务划入于企业对赌,低收费零服务等境地。正因如此,是个人只要了解一些行业知识,都觉得自己能忽悠住企业主,就可以做知识产权,做政策咨询,做项目申报等企业服务。也因为汇桔,联瑞,以及一些所谓互联网公司的影响,也使得原本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技术服务业,沦为了如今鱼龙混杂的局面。
谢总所言之创业艰难,每月只有一万多万工资而已,无私加班等等。小编创业至今7年有余,也在帮助更多的愿意进入此行业的小伙伴创业。创业是艰难的,路是自己选的。哭给别人看,没什么意思。哪个创业者是容易的?谢总好歹可以靠着吹牛皮融资有工资可拿。就仅这一点就比很多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境遇好的多。
网上很多的受害者维权无门
突然想起早几年汇桔网风头正盛的时候,几个朋友探讨汇桔和联瑞,有个朋友当场指出汇桔和联瑞的身不正,靠着坑蒙拐骗,吹牛皮骗钱。走不了多远。
汇桔网和联瑞的骗术并不稀奇,通过帮助企业申请政府补贴资金的方式行骗。一来忽悠客户,吹牛自己公司的人脉关系,打包票一定能拿到。二来在协议上做文章,当客户意识到受骗后,起诉都没用,协议没有约定100%通过。三来通过所谓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贷款给企业支付服务费,企业拿不到政府补贴资金,还要还贷款。四来,即使签订退款协议,也退不出钱来。这和流氓有啥区别。
当然,换个角度,如果企业不贪图政府的补贴资金,踏实做企业,还会受骗吗?如果企业知道这样的信息,向相关部门咨询,还会受骗吗?如果企业愿意多花时间精力再咨询几家企业服务公司,还会受骗吗?骗子固然可恶,被骗也应该反思自己。
企业服务行业,知识产权行业本就是一个新兴高技术服务业,看似简单的商标申请,专利申请,认证等服务,背后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支撑,技术支撑;服务行业,抛开服务费用谈价格就是扯淡,活该别骗,1元注册商标,你真的不觉得有问题吗?所谓的商标加急,法律都没有规定,真的没问题吗?所谓的驳回复审包过,真的能保证一定会过?所谓的有关系,一定能拿到资金,真的就不怀疑,凭啥馅饼掉在你头上?。。。。。
虽然现在知识产权行业,企业服务行业鱼龙混杂,乌烟瘴气。小编还是希望有良心的从业者一起努力,坚守诚实守信的底线,坚持服务企业的初心。努力恢复这个行业本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