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老家,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菜买肉,准备好瓜子糖果,大年三十,家里人吃过年夜饭,一起看春晚,聊天,嗑瓜子,每当这个时候,父母长辈就会给家里的孩子发压岁钱,孩提时代,这是我最渴望的。

      今年过年,我和老公,领着两个孩子,腊月二十八陪父母在街上买了些菜,下雪,气温低,怕孩子冻,父母便早早催促我回家了,只留他们两个人继续买。今年还未出嫁的小妹因为疫情没回家,家家户户热热闹闹过年的时候,父母只能冷冷清清的过个年,中午给爸爸打了电话,问他吃的啥,他说喝的鸡蛋汤,凉拌了牛肉,吃的油饼,父亲还好,母亲老胃病,生冷辛辣面条鸡蛋,肉都不能吃,只能吃青菜萝卜馒头。这个年对他们来说太冷清。晚上又打了电话,问了父母的吃食,突然就不想问其他,有点凄凉,父母生了我们姐妹三人,我和二妹已出嫁,小妹远在西安,我们这边风俗,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而婆家这边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我也不好把父母接来。过了初一就赶紧回娘家吧。

      想起小时候,每到年关,爸爸就带着我上街买菜,走之前把要买的东西,列个清单,去了照着清单,一样一样买,大年三十晚上,吃过饭,妈妈就把攒了好久的核桃枣,取出来给我们姐妹二人分,小妹那时还太小,不参与。一并一人分一些妈妈晒的杏干,还有前几天买的花生瓜子糖。一人分一堆,我用塑料袋装起来,要吃好几天。妹妹经常吃完自己的,还跟我要,我们打打闹闹,年过的虽穷,但心里很快乐。

        现在,年越过日子越好,但年味却越来越淡,儿女绕膝的是公婆,而我父母什么都没,徒留孤单,嫁人后的这几年,慢慢的理解了老祖宗为何重男轻女,女儿终究陪伴父母的太少。作为女儿,顾了自己的小家,就往往忽略了父母。我现在儿女还太小,父母又年龄不大,每每我总是如此安慰自己,等儿女都能上小学了,我一定要抽出更多时间陪伴父母,让他们感觉生女尤比生男好,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