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多努力,多懂事才会拥有想要的东西。为什么明明很坚持了,生活好像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高一的春季开学了。南方的雨总是绵绵不断,让人莫名的惆怅。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一个丁香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里,哀怨又彷徨。刘盟蒙想起朗诵比赛时,班长深情地表演式朗诵,就好像她真的看见了他眼中那个忧伤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他真是个善于表达的人,不像自己是人群里的哑巴。
刘盟蒙轻轻地在心里叹口气。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地方?
没多久,班里来了一位转校生。她白皙的皮肤,男生一般的短寸,个性十足,挑衅又新奇的眼神。刘盟蒙感觉这份挑衅像击倒了心中某堵墙,有什么新大陆在心里涌动。莫名的共振,理解。她在蔑视什么?
她叫陈南希,老师把她安排在靠前面的位置。至于为什么转学,听说她打架,又听说逃学,各种版本。听说是找关系进来的,所以安排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管着。转学生总是神秘的身份,一时间关注度非常高。更奇怪的是,还不到三天,她周围的男生居然都和她熟络起来。一到下课就围在一起讨论足球,篮球,音乐,体育等等话题。在我们这些人的眼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务正业。
少女的世界就算没有言情小说,也有说不清的愁怨,和莫名的情愫,让自己和男生保持扭扭捏捏的状态。但是陈南希完全不介意人家怎么看她。她甚至也看言情小说,很快她还在文学社投稿了。
刘盟蒙看了她写的东西,天马行空,可以说是意识流超前思维。在很多高中生看来有点无病呻吟。总编老师说过于颓废,不适合在校刊上发布。
刘盟蒙仔细看了她写的文字,好像在表现生活的现状,又想通过自己的文字发泄对现状的不满。多数是一些哲学式的反问,抨击事物的。她对她充满了好奇,什么样的脑袋会写出这样的新奇观点文字呢?
陈南希的社交牛逼症令人乍舌。很快大半个班级都混熟了。她找颜明亮借小说看,顺便和刘盟蒙搭话。“大编辑我的文字是不是很难理解,校刊不录用吧。”
刘盟蒙一本正经回答,“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我早就知道了,没有意外。还不是一样,一样刻板教育没有新意。一样老套的思想,限制在里面无法自救。一群可笑的人。”她自顾自的笑着说着,挑衅的眼神又出来了。
“你的故事写的不过刘盟蒙,很细腻很打动人,但是为什么要那么卑微,文字里小心翼翼,人不能洒脱一点吗,你在怕什么?”陈南希似笑非笑的看着刘盟蒙。
刘盟蒙没有说话。她像被电击了一样,被人看穿的滋味非常不好受,但是她居然是如此的洞悉人心,好像很了解她。看刘盟蒙没有说话,陈南希站起来找男生说笑着出去了。
晚上下自习,刘盟蒙独自跑到操场一个角落,忽然泪落如雨。她向着围墙下的角落,抱着膝盖,好像有极大的委屈,隐忍地呜咽。她有一个秘密,无法与人分享。
在她7岁以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被放在外地的外祖母家,老人很疼她,给了她很多的关爱。由于外祖母年纪越来越大,她需要回家跟随父母生活,她很讨厌分开。对这份有点陌生的的亲情,对父亲母亲甚至有点排斥。他们动不动就凶她,不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所谓不听话,就要挨打。刘盟蒙的身上时常青一块紫一块,不是被树枝抽的就是被抽巴掌,或者用力拧的。他们说,是她的父母有权利管教。
刘盟蒙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为什么我的父母是这样的,所有人的父母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小伙伴琼琼的父母会给她买花裙子,给她买小饼干,让她吃好吃的饭菜,哄着她不打也不骂。是不是我不乖,真的不够好。
有一天,妈妈说她把钥匙丢了,狠狠的扇了她几巴掌。刘盟蒙不敢出声,眼泪在幽幽地打转,不敢落泪。她怕忍不住哭了,会挨一顿更厉害的揍。每次回忆起这些场景,她感觉自己熬不下去。是不是自己真的很差劲,才不配被爱呀。
考上高中时,家里不让刘盟蒙来读书,说女孩子读中专就好,早点出来工作。她不愿意,说自己要上大学,要去很远的地方。妈妈揍了她一顿,最后借了学费送她去到学校,以后从来没来学校看过她一次。
她知道家境确实不好,父母也很辛苦。可是她真的很想读书,很想改变命运,从这里离开,再也不回来了。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不需要很努力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而自己想要好好生活,这么难,这么累。如果这样,活着干嘛,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刘盟蒙的哭泣只有她自己懂,无人分享。她无法诉说,好像心闭上了嘴巴。她觉得自己在七岁的时候就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