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恋,这大概是个有着传统观念的人一听就觉得肮脏恶心的词语。婚外恋如果能用“最美”形容还怎么会有那么多原配当街暴打小三的头条。
没错,我也这么觉得。婚外恋是不忠于伴侣、家庭和当初誓言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可是这大概是针对于那些只是为了肉欲而背叛一切的人吧?如果是因为爱情呢?
整个电影基本是从动作、语言、细节三个方面来推进的。女主人公是个中年女子,拥有一双正在青春期的儿女和一个温润普通的丈夫。日子看起来像一潭静水,没一丁点波澜。我想有时候,消磨爱情的未必是汹涌波涛,日复一日的重复和平淡才最是磨人。
女主人公整日忙于关照整个家庭,她没有一点空间留给自己,她像是活在高原上的人,氧气怎么呼吸都不够,像是要窒息般的难受。终于,丈夫要带着两个孩子去集市四天,她可以松弛下来,掐一段时光给自己喘息。
这段爱情也出现在这四天。
一个迷路的摄影师偶然经过女主人公的门前,他停车问路,她热心带路,故事由此展开。去罗斯曼桥的路上,他伸手拿烟时手肘碰到她的膝盖,她惊慌缩回。这是他们第一次肢体接触。
一路上他们断断续续地谈,他偶然提起她的家乡,那是个很小的镇子,她讶异于他对于这个小镇的知晓,她的热情也瞬间被点燃。这就像老乡见老乡的兴奋,像是突然找到了同类一样的快乐。
不知道艺术家是不是都善于捕捉人心,男主角总给我情场老手的错觉。他善于创造浪漫,而这恰好是那个温润的、只知道过日子的男人所不会的。
在桥上,他折下路边浅蓝色的小花送给她。这小花她也是日日见的,若是丈夫折下来送她,大概她会说他无聊吧。可是这花由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摘下来递到她手里,仿佛这就有了新鲜的味道。
她留他在家中吃饭,他也并不推脱,自然地留下来一起做饭吃饭。我一直觉得厨房是一个家的心脏,一个家所有的温度大概都藏在厨房里。遗憾的是古今中外的男人都不爱下厨,把家庭的心脏完完全全交给女人,若有一天心脏停止了跳动,好像就全是女人的过错。我认为影片在这里是有对比的,这个家的男主人永远只坐在桌前等着吃,厨房像是与他无关的存在。而这个摄影师明白陪一个女人做饭的美好,他的胳臂绕过她的肩膀拿胡萝卜,她刚好被他圈在臂弯里。她迟疑,进而躲开。这是第二次肢体接触。
他们这餐饭里的语言有很多推进情节的点。他最初叫她约翰逊太太,却被她纠正为弗朗西斯卡。这大概中西文学都爱用的一点。《水浒传》里,潘金莲诱惑武松那一集中,潘金莲早早地在雪天温好一壶热酒。武松进门时,潘金莲先是照往常一样叫武松“叔叔”,酒过三巡,潘金莲胆子愈加大起来。终于,她将喝下多半的酒杯递向武松,妩媚地说一句“你若有心,喝了我这杯残酒。”从“叔叔”到“你”这个人称的变化体现了角色的变化。这时的潘金莲不再是武松的嫂嫂,她只是一个仰慕英雄的美人。回到《廊桥遗梦》,女主角不许男主叫她约翰逊太太,这在某种程度上,想否认的是自己已经为人妇的身份。
晚餐后,他提议月下散步。月下散步,这是多么浪漫的提议。散步是一对夫妻感情沟通的最好时机。散步的两个人并肩而行,没有了平日四目相对的无处可躲反而更能敞开心扉。可是有多少夫妻能在结婚后仍像刚恋爱时并肩而行呢?
他们谈诗、谈蓝调音乐,他像是上天派给她的天使,不谋而合地懂她的一切喜好。
黑夜是最好的遮羞布。他们的言语开始暧昧,一个对视的眼神慌乱但意味深浓。他冒失地问她能不能离开她的丈夫,她忽地想起她是有家庭的,她的责任心开始谴责她,他们不欢而散。临走时,他回头赞美她“不一般”。“不一般”,真是适合用于调情的一个词语。他不像青春期的傻小子只会夸人美丽,也不像她木讷的丈夫那样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里忘记她的美好,一句“不一般”点出了她的特殊,也拨动了她的心弦。所以我觉得男主是情场老手,虽然影片里他始终强调他这一生里并没有那么多女人。
他离开后她一个人落寞地收拾自己,她换上睡袍,站在阳台上,企图让凉风吹冷自己燥热的内心。但她还是思念他。影片中她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身体,她开始评估自己在他的心里是不是有魅力。终于,她扑到书桌上,像飞蛾扑火般在便签上写下这样的话语:白蛾舞动翅膀时若想晚餐,今晚工作完后随时可来。然后她开车来到罗斯曼桥,把便签贴在桥边。这句话大概是一个节点,一个女主角开始把责任放在一边,遵循自己内心想法的节点。“随时可来”与“我等你来”大概是同义的。他满腹浪漫细胞,当然明白一切。
她跑到镇上,为见他买一条新裙子。女为悦己者容这话真是不错的,爱一个人就渴望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在他的面前。女主角对店员说的一句话让我心疼不已,她说她已经很久没给自己买过衣服了。这大概是所有家庭主妇夸张的写照。她们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家庭上,放在日益叛逆的孩子身上。日子那么长,可她们却偏偏没空低下头看看自己,看看需要为自己做点什么。
夜晚,他如约而至。他们吃浪漫的烛光晚餐,他们相拥起舞。从没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到相拥亲吻是要有过度的,这个过度就是晚餐里的一个插曲——电话。女主人公的朋友给女主人公打来电话,女主人公站在男主人公身后接电话,她的手自然地放在他的肩膀上,他的手自然地覆上去。两个人都没有躲避和慌张。这是第三次肢体接触,也为后来的一切做好铺垫。亲密的舞蹈中,镜头始终对着的是女主人公的手,她的手上,那枚结婚戒指在昏暗的夜里亮得过分。
到此为止我都觉得他们的感情是令人作呕的,我皱着眉跟身边的人说这是一部为婚外恋开脱的电影。可当我看下去,我开始为他们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难过。
欢乐的四天转瞬即逝,丈夫和孩子们就要回来了。女主人公必须要做出抉择了。跟他走,去看世界的另一面,或者,留下来,压抑自己内心的火热。她是纠结的,她爱他,她在他身上看到爱情,找到她逝去的青春岁月。可她也有责任,女儿即将成年,她这一走,会给女儿树立怎样的人生榜样?她这一走,温润老实的丈夫会受到怎样的流言蜚语?她在追寻自己人生的快乐和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间迷失。最终她选择了家庭与责任。
他们分别的那天下着大雨,女主角跟丈夫坐在车里,男主角在路边淋着雨看着她,他怆然一笑,转身开车走远。两辆车分道扬镳时,女主角伏在车里泣不成声。
电影的最后,女主在信里告诉儿女们这一切,她请求孩子们能把她的骨灰撒在罗斯曼桥边,就像男主角所做的那样。她悲怆地说:“我把生命献给家人,我想把剩下的交给罗伯特(男主角)。”
罗伯特说:“这样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但这样刻骨相爱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太在乎的东西别人看一眼都会觉得是在抢,这就注定会争吵会分开。有时候,这样的爱会在结婚前遇到,分开后从此熄灭心火,找一个爱得势均力敌的人结婚生子过完平淡的一生。可很多时候,这样的爱会在婚后遇到,这时选择爱情还是责任就成了巨大的难题。我们都是凡人,无需谴责那些选择爱情,利落地离婚以后,开始新一段潇洒人生的人。但同时,我们应敬畏那些顾全大局,懂得担着肩上的责任走完余生的人。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廊桥遗梦》明明是婚外恋,却用赞美和心疼代替了谴责和谩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