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终岁末,就盼望着热闹的春节”
进入腊月,就进入了春节倒计时。
岁末的这段日子,是充满期盼的日子。
过了冬至,农村兴起了杀年猪的热闹,刚宰出的新鲜肉热气腾腾,下锅一煮,满屋飘香,还有辣炒猪肝、干煸肥肠等,味道鲜美极了。
在外奔波的人儿回到家中,叫来亲戚邻居朋友们小聚一翻,也算为新年预热了,这个时候大家放下一年的疲惫,吃着新鲜的刨汤肉,喝上几杯啤酒、白酒和自己家泡的杨梅酒,个个神清气爽,然后东家长西家短的唠起了家常,聊一聊今年的收获,谈一谈明年的打算,收拾心情,为来年的生活兆一个好彩头。
趁着酒劲,总有人大呼:“管他今天怎样,明年肯定差不了!”那种自信,是日积月累的淡定发自内心的从容,更是这个时代给每个人的际遇,无须纠结,只要努力。
其实,不是吗?
你的努力,终将美好!
2“炊烟袅袅,那是难忘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家乡的冬天,早晨起来都是一层白白的霜冻。
那时候,为了过个像样的新年,父母从腊月就开始筹备,用卖碳的钱买年货。
爸妈整个冬天都烧木炭,每逢三六九赶场的时候挑到城里去卖,到年关的时候,卖炭的人特别多,满街都是人,站在集市上一整天,双脚冻得毫无知觉,赶上买的人少没卖出去,只能寄存在集市旁的好心人家,饿着肚子走十几里的山路回家吃晚饭。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放寒假。年前盼望,年后守望。腊月里谁家杀年猪,都要请全寨子的人吃顿刨汤肉,,猪肉刚从猪身上割下来,热气腾腾下到酸辣火锅里一煮,,那种酸爽,终身难忘。
母亲心灵手巧,要把新宰的猪肉做成腊肉和香肠,把猪皮和排骨做成餷肉,肥肉和猪油炼成猪油,能吃上一年。还要酿甜米酒,做黄饺、米花、乔皮,虽说有时面相不是太好,但味道却十分香甜。
大年三十,烟火升腾,炮竹声声,白天嗨玩一整天,晚上还要上坟烧香拜祖,一大家人高高兴兴过新年。
那时候的年,喜气洋洋,无忧无虑,是最美好的记忆。
3“如今过年,我们究竟在过什么?”
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已经没有了物质匮乏时代的那种窘迫,但是,过年已经成为心中的一种情结。关于回忆,关于团聚,关于成长。
不是奢望只有过年才增添的一件新衣,也不是垂涎只有过年才吃上的大鱼大肉。如今这些啊,平常日子里都有。就像老人们说的那样,现在的生活水平,在几十年前就是天天过年。是啊,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没有食不果腹,也没有衣不避体,多么的幸福啊!
但是,越是和平繁荣,越要忆苦思甜,胸怀家国情怀,心才万分踏实。
如今,每逢过年,父母总爱唠叨当年的苦日子,看到孩子们铺张浪费,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一旁的我们倍受教育。是啊,虽说如今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的家风美德不能丢,这是前辈们在苦难岁月里磨砺出来的生活品德,因为美好,所以坚持。
都说如今没有了往日的年味,但走进各春运车站,看那些如侯鸟迁徙般的人潮人涌,我们就知道,现在的年已经不是烟花爆竹大鱼大肉,我们更在乎的,是忙碌一年后,那短暂相聚的时刻。
平日纵使天南海北,过年定要一家团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年”。
细细想来,一生中能陪家人过多少个团聚的年?步履匆匆,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所以,“年”就是一个衡量人生价值的分界点。我们在这里长大、成熟、老去;也在这里回味、思虑、畅想……
人生如梦,“年”,梦幻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