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学科的学习开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早上一边做早饭的时候,在得到上听了一本书,是《穷查理宝典》的上半部分,成甲说的。

现在坐下来回想听到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转述一下,这本书里说的是查理·芒格的成功背后的方法论,其中核心是: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

也就是跨界使用各个领域的知识。

忽然想到在哪看到过一个段子,说有个学校食堂面要和外面更多花样,服务更好的小商贩进行竞争,学生数量是有限的,被小商贩争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盈利情况越来越糟糕,校长号召所有参与校方管理的人想办法解决问题,校长包括教师们想到的无非是提升食堂饭菜质量、调低吃饭价格、教育学生不要吃外面卫生无法保证的东西……等等。

而有一个食堂大妈直接就出了一个主意,把学校里能接触到外面商贩的围栏都用铁皮包起来,简单粗暴的隔断了学生和外界接触的路径,就用几张铁皮和几个人工就把问题解决了。

这个例子虽然放在这里不太搭调,我又觉得这也算是一种“跨学科”的解决办法,一味地想着从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有时候确实是笨重无效的,说不定一个完全不相干的理念一下子就能简单直接的解决问题。

学习这件事是可以按照学科进行的,可是等到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必要非得被限制在专业内,而是任何能够有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知识都要拿来用。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

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是,很少有父母专门为了做家长而去上有关家庭教育的大学,也就不能从更“专业”的角度来教孩子,但是这个问题还有办法解决,比如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和孩子的日常接触中就能更好的理解并纠正她们的不足;多学会讲故事,就能在孩子心中不知不觉中种下美好的种子,以至于影响她三观的形成……

总之一句话,任何一个实际性的问题都不可能只有一种专业的解决办法,要打破传统专业体系的局限性,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说不定还会产生放大效应。

那么这种跨领域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呢?

查理·芒格的做法是,第一从别人失败的事件中研究规律,比如研究人物传记和历史上的灾难。

早前也在精英日课听到万老师讲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自己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而对别人来说,我们的失败可能就是他的成功之母,也就是在借鉴别人的失败经验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成功有太多因素,而失败其实只一个因素也就够了。所以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复制成功,但是总结别人的失败经验一定能躲避深坑。

第二是从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中找规律,比如找到知识的最初处,特别是一些“硬”学科知识的出处。

我对此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对一个知识的理解有多深,应用的时候就有多得心应手收放自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并不能为我所用。

第三是从顶尖人物的经验中寻找规律,比如研究最成功的投资家能取得巨大投资回报背后的规律。

当规避了大坑,深挖了知识,剩下的就是清楚怎样的规律更容易让自己成功,前面两点是基石是铺垫,后面这一点就是登高路径的探究了。

伟人自有伟人的光芒,而我们要做的是借鉴他们的思想精髓,争取更多的学习多领域知识,在现实中把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解一步一步决掉,同时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人生的新高地。

好了,大概只想到这么多,晚安。

网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