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周的刻意练习训练营终于结束了。我也顺利完成了今年的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太小,小到不值一提,但是,这个小目标也是我一个月连续每天1个小时,辛苦付出的结果。如果我不参加这个训练营,连这也没有。这件事想来还真是意味深长啊,首先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少数有目标的人,定的目标又不切实际。能定出合理的目标的人,又很难坚持完成,只有少数人,最终完成了这不值一提的小目标。这就是我们的能耐,这一训练,也让告诉我们,想取得一点成绩多不容易。我想起一个段子,男生就想食堂里的饭,虽然不好吃,但是去晚了还是没有了。
开营时班里有30人,现在剩17人,这个减员程度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开营时那些优秀的同学们现在都不见了。现在很流行玩出局游戏,用这个机制训练还是很有效的。比如007社群是不写就出局。我最近参加一个冥想挑战赛,要求连续21天打卡,今天是第5天,已经出局12%了。刻意训练营办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完不成作业就出局。如果没有淘汰制,那么某一个疲惫的晚上,我可能就放弃了。
如果每天作业发布的更早些,比如每天定时六点半发布。六点半,很多同学已经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如果这时他们收到作业,可能在早饭时,或者上班的路上就琢磨着怎么完成,而作业发的晚,多半已经在工作中了,到了晚上更是坑,白天很累,晚上不想再进行这种高认知的任务了,一旦中断一天,想补就很困难了。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背诵英文的第四部分那天我就很累,几乎是半睡状态完成的作业,我能完成是因为前几天我都尽可能的多背了,第四部分只剩很少的几句话。
这次训练营也让我发现,我居然能背下一大段英文。开始读英文的那四天,我很痛苦,嘴巴很累,读20遍都恶心了。朗读任务完成后,再回头读就顺畅多了,接下来就是背诵,背诵时的卡顿,让我感觉气息不够,和战友互动时,也是要卡顿很久才能背完。真正感到熟练的是,找其他组同学互动那次,那次我发现整个文章我可以相对流利的背出来了。而我也获得了些肌肉记忆,有时英文的意思还没反应过来,但英文脱口而出了。2018年的3月,一个月里,我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在有一个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这一个月的训练,我的拖延症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我有药了——“先完成,再完美”。先完成再完美是一副良药,只要坚持吃药,病肯定会好。昨天本来应该完成作业,但是我犯了拖延症,一直拖到今天。犯病时,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开始写,仿佛要面临极大挑战。写作可能是最典型的,看似简单,但每次做时都会挣扎一下的事情吧,即使你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但是临到动笔的那一刻,你还是会犹豫,把大脑里的思想变成文字,还是需要很多的练习的。
这副药在工作中也是很有用的。前一阵子给领导做汇报材料的ppt,开始,我一直纠结如何配色,如何布局,如何选底板,磨蹭半天也不开始,后来想起这句话,就马上先弄个出个初稿,初稿弄出来,后面想修改就容易多了。先完成再完美,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李笑来老说:学习即社交。这句话我一直不是很理解。虽然这次训练营,我被迫进行了几次社交,但我还是不能理解。这几次社交让我见到了别人的精彩人生。虽然是别人的,也很长见识。很多事情以前只是听说,现在亲眼所见,给我的激励还是很大的,人可以这样活,而且真的可以这样活。
每期训练营可以搞个优秀学员展示,这让我们知道,我们离优秀有多远,也让我们见证优秀的样子。
最后,微信是个坑。微信也在对我们进行刻意训练。打开微信这件事也形成了肌肉记忆,而且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这让我很恐慌。避开微信,大概需要反向的刻意练习,我想,我可以试试限制每日的打开次数。恩,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应该试一试。就从每天最多打开9次开始练习吧。
2018年4月1日星期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