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其实很简单,只有听和说两个动作。
说的多还是听的多,是一些想要成为沟通达人的小白们最疑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讲讲作者在《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中谈到的最关键的两个步骤,倾听与提问。
有句话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说话,用后半生学会闭嘴。看似有些怪诞,但细想一下,确实有几分道理。
真正会聊天的人,一定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因此“听”的要比“说”的多。
首先我们来看交谈中的倾听环节。
交谈中,如果认真倾听对方,他一定会觉得你很在意他,愿意听他分享的一切,他的表达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如果你能在适当的时候提几个问题,帮助他继续叙说,则会为聊天锦上添花。
然而当你在对方说话时没有认真听,也许你只是随便看看其他地方,眼神有些飘忽不定,摸摸耳朵,整理一下头发,对方都会认为你对他的话不感兴趣,认为你并不在意这次谈话。
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们之间的信任难以建立起来,人际关系进展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商务谈判更是如此。其实,一笔生意怎么谈成,如何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博得合作方的青睐,靠的并不是你有更强于他人的能力,更多时候,对方会考量你对他们的关注度、是否尊重。
前面的拆书中我们有总结作者的观点,真正的聊天在开口说话之前就开始了。
开始的正是肢体语言。
一份研究表明,交谈中,只有7%的内容是语言传递的,38%的信息靠语音语调传递,而高达55%信息都是来自肢体语言。
你认真的眼神注视着对方,两手托着下巴,没有其他小动作,真诚的表情,简单的点头与回应,都会在对方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
恭喜你,你们将展开一次愉悦的聊天。
也许你会说,偶尔走神,对方应该不会发现。
这个问题就像是学生认为老师在讲台上不会发现你玩手机一样,只要你站在讲台上,就会发现台下的学生做什么小动作都一清二楚。
第二个重要环节是提问。
一位优秀的记者应该知道,成功的采访离不开针对性的封闭式提问与恰到好处的开放式提问。
那么,何为封闭式,何为开放式?
封闭式提问,对方只需要回答是与不是。当你想知道他人的基本信息时,就可以使用封闭式提问,能够得到确切的答案。
开放式提问,没有标准的答案,会给对方很大的发挥空间。
交谈一定是从封闭式提问开始,以开放式提问结束。
提问高手通常会这样做,提一个封闭式问题,然后选择开放式提问,仔细倾听对方的回答,重复以上的步骤。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倾听与提问两个技能,希望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