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讲到:“有党和政府持续努力,有各族群众不懈奋斗,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更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习总书记对宁夏儿女的殷切嘱托,同样也是这份殷切嘱托让宁夏各民族团结携手、不懈奋斗,坚持精准方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底,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闽宁模式”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成功范例。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精神扶贫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脱贫路上,精神力量如汩汩清泉滋润群众心田,化作奋楫前行的巨大动力;如一座座明亮的灯塔,照亮宁夏脱贫攻坚之路。
4次视察,25年的牵挂
宁夏北部俗称川区,得黄河水之利,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宛如江南;中部荒漠戈壁,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南部丘陵沟壑林立,阴湿高寒,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西海固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水贵如油”。缺水,影响到了百姓的生存生活,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摆脱贫困,是宁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难以破解的一道难题。
1997年4月,作为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经过6天时间翻山越沟,习近平被西海固的极端贫困深深震撼,下决心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福建和宁夏开展对口帮扶。当年,习近平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就是做好水的文章。他抓井窖工程,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鼓励小圆井抽水灌溉,解决产业用水问题;通过生态移民搬迁,恢复植被、涵养水土……习近平说:“干旱地区主要是缺水的问题,就是要这样因地制宜解决,根据不同的条件,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都利用好。”
2008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来到固原市原州区深沟村调研,鼓励当地要有发展的思路和意识,带动村民富起来。一席话点醒时任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马正刚。此后,他带领村民们成立农机合作社,在周边乡镇承包农田建设工程。十多年过去,如今的深沟村已经变为美丽的深沟社区,在宁夏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双带工程”作用。
2016年7月,习近平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情况。在考察中,除了察看屋内陈设外,习近平尤其留意村 民家的淋浴设施。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习近平说“挺好”。水,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生活生产的问题,种活了庄稼,更浇灌着老百姓摘掉“穷帽子”的希望种子。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到宁夏,考察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强调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官,他又开始为宁夏谋划如何走好乡村振兴新征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2016年7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话坚定有力。
牵挂未了,灯塔永照亮
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宁夏视察指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的深厚感情、深情挂念和对宁夏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豪迈信心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作为共产党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动摇,锲而不舍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作为一名新任职的驻村书记,我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一线擦肩而过,但有幸加入乡村振兴行列,我将用理论武装头脑并付诸于实行行动,用最大的人情投入到工作中,用敢担当、敢作为、真抓实干的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有效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改善民生水平。要增强致富带头人的观念,更要当好保障民生的“护航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学习和交流,要敢想敢干敢闯,有效盘活村集体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同时更要积极调动村民参与的热情,积极吸纳有文化懂技术的村民,集思广益善谋良策,凝聚村民共识,勾勒最大同心圆,紧密地把村民连接到一起,多方发力,共同建强建优,增强村域经济发展续航水平,实现村域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并将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奋斗路上永远的的灯塔,助力前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