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瞳
写在前面:
佛说,有一种慈悲,叫“众生缘慈”,虽然众生缘慈在佛家看来是小慈悲心,但是普通人却也并非能够轻易做到。
所谓“众生缘慈”就是能够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在考虑自己之时也不忘为他人考虑。
有的时候慈悲可能只是不设藩篱,任由邻居贫苦的老妇打落自家门前的枣充饥。
又呈吴郎
唐 ·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
背景解读:
杜甫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作此诗于夔州(今重庆奉节)。
吴郎,即吴南卿,时任忠州司法,是杜甫的晚辈姻亲,此时可能是躲避战乱而暂住夔州。(根据清朝时出版的《杜工部集辑注》中说:州府各有司法参军事。也即是说,司法是司法参军的简称。唐朝于府称法曹参军,州府称司法参军,县称司法佐。这类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官阶着实不高。)
杜甫在夔州有两处住宅,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rang,第三声)西草堂,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写就此诗的时候因秋收的缘故,杜甫已经搬到东屯去了,因此把旧宅让给了这位后生居住。
此处有必要说一点: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滕伟明先生在《唐诗鉴赏词典》中所说杜甫此时移居至瀼西是明显的谬误,有杜甫自己所作《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为证,而且就本诗观之,倘若杜甫借给吴郎的是东屯茅屋,以古人用语之慎,又怎会以“堂”称之呢?
至于为何作“又呈”,是因为杜甫早些时候作过《简吴郎司法》,交代搬迁借屋之事。简即为信件,此处作动词。“呈”字表示尊敬,而杜甫年长于吴郎,却放低姿态,亦是为了后面的劝说做准备。
1.堂前扑枣任西邻:
个人以为此句中“扑”字最为传神。诗人别处心裁的不用“打”而用“扑”,从而避免突兀,与后文老妇的身份相合。
“扑”字在古语里有“打、击”之意,如今有成语“颠扑不破”。
“任”即任由,放任。
杜甫开门见山,说自己从来就不会阻拦住在自家西边的邻居老妇来自己堂前打枣子,看似突兀的一句,实则是为后文张本,从而引导吴郎去了解背后的隐情。
之后杜甫才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无食无儿一妇人”,交代清了这位邻居的身份是一个无儿无女,食不果腹的老妪。杜甫先告诉吴郎自己自始至终都是这么做的,在吴郎不解之时,才向他和盘托出背后的隐情,自然而然就会唤起吴郎心中的同情。
2.不为困穷宁有此:
每每读到这里都能够清晰的想见杜甫饱含泪水,泣诉着,“如果一个人不是困苦贫穷到走头无路的地步,又怎么会仅仅靠打这一点枣来充饥果腹呢?”
一个“宁”字,将此句变为反问语气,更加重了杜甫这句话的力度,掷地有声,字字泣血。
3.只缘恐惧转须亲:
缘,即因为,杜甫《客至》一诗中“花径不曾缘客扫”的“缘”即取此意。
转,即反而,由“转化,变化”之意引申而来,有“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从这句话开始,便是杜甫对吴郎的交代,正因为这位无依无靠的老妇人对你(这个陌生人)感到恐惧,你反而更应该主动和她亲近,让她放心。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此句也是整首诗最具力度的一句,不为、宁、只缘、转,这几个转接连词的巧妙搭配,增强了杜甫说话的力度。
由此看来,杜甫被尊为“诗圣”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能够为穷苦百姓着想,设身处地的揣摩他们的心思,若是一般凡夫俗子又怎会为这样一位非亲非故的老妇人着想呢?老妇来打枣本就非是理所当然,所以来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心怀恐惧的,吴郎又插起了篱笆护枣,这就更加剧了老妇的恐惧,而杜甫恰恰能够体会到老妇内心的感受。
4.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一句使我感佩于杜甫说话的艺术,他没有一味地说教这位吴郎,而是顾及到了吴郎的面子(毕竟吴郎也不一定是有意为之),把话往回说了一说,说这个老妇人呢也有些多心了,处处提防着你这位刚从远方而来的客人,给吴郎一个台阶下。
之后杜甫才委婉的提出自己心中的看法:你看啊,虽然这位老人家多心了,但是你在周围插上篱笆却的确是事实呀,瓜田李下,难免会让老人家多虑呀。
如果说前面的部分看出杜甫对这位素昧平生的老妇人充满体贴与关怀,那么这一句便可看出杜甫对吴郎这位晚辈姻亲也是充满了关切之意的,照顾到了吴郎的感受。
这两种体贴关照,都让我们看出杜甫是一个善良体贴,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而这样的诗人写出来的诗又怎会不打动人呢?
5.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征求,即赋税征敛、求取,有“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
戎马,代指战争。
这是一句省略句,这句话是对时局的控诉,而控诉者就是这位老妪。
可能是在杜甫回旧居的时候老妇对杜甫私下的泣诉,告诉杜甫自己因为政府的苛捐杂税已经是一贫如洗,每每想到国家战争频仍,兵荒马乱,就不禁哭湿衣襟。
老妇的泣诉让我转而想起了杜甫的另一篇作品《石壕吏》。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试想想,这位无依无靠,饥寒交迫的老妇人的丈夫,孩子,是否也是在这无情的战争中丧生,只留下老妪一人孤苦伶仃,在这里靠着打枣吃为生呢?大约是吧,战争总是无情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实际上我想,这句话也不完全是老妇人内心的控诉,同样也是杜甫内心的控诉,更是无数受苦受难,流离失所的百姓的诉求。杜甫此句话,既是为了让吴郎看到这片土地上除了这位孤寡老妇,还有更多的下层百姓在受苦受难,从而唤醒吴郎对这些贫苦百姓的同情与怜悯,玉成此事,同样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控诉与诅咒,借老妇人之口,反对战争,祈求和平。
然而,悲剧性也就此产生。控诉如此之凄惨强烈,可是以老妇人为代表的一干下层百姓,即便是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暴乱四起),煎熬着……没有落差,也就不会有如斯惨状。
背景解读:
杜甫作此诗时,唐王朝已经从“安史之乱”中走出来四年了(安史之乱由755年12月16日开始至763年2月17日结束)。“安史之乱”背后的经济矛盾、民族矛盾以及政治矛盾此处也就不再赘述。
仅仅看结果:由于这场浩劫,造成唐王朝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而由于唐王朝国力衰微,其对西域的控制也逐步失效,于是唐王朝又不得不征兵应对西域的来犯之敌。
总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王朝内外部仍然是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加之因为战争而逐年提高的赋税,下层百姓生活之凄惨可以想见。
译:
吴郎,你可知道,在你借住的草堂西边住着一位老人家?平日里我见她饿的面黄肌瘦,又是孤苦伶仃,无儿无女,便任由她打落我家堂前枣树上的枣来充饥,我也从未干涉。
尽管如此,每当我看到老人家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颤颤巍巍的举起竹竿,你知道的,老人家眼神不济,又常年食不果腹,饿得没什么力气,只能勉勉强强挥几下,打落的枣儿真的少的可怜,我和我的妻子看到她也倍感心酸,也常会请她到堂中和我们一起吃饭,虽然我们多半也只有菜粥之类,也实属无奈,总归算是一种补慰。
唉,一个人倘若不是困窘贫穷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又怎会想起打枣为生呢?老人家也是觅不到活路了,才会想到这树上的枣子的,我时常在想,要是这枣树上常年都挂满了枣子该多好呀!
吴郎,其实老人家也知道自己打我们家的枣儿果腹并不是理所当然,她内心也是战战兢兢,看到你这个远方来的客人就更是担心你不让她打枣,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体谅老人家的苦衷,尽可能的帮助她,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她,身逢乱世,每个人都活的十分艰难,因此能帮的上忙的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提供帮助与便利。
当然了,因为我没有提前交代清楚,老人家可能也多虑了,处处提防着你,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够谅解老人家。不过吴郎,虽说你应该是无意,然而你的确是插上了篱笆护住了那棵枣树,这难免会让老人家以为你不愿意让她打枣。
那天我到你那里去看了一下,正好遇上了那位老人家,老人拉住我的手泣不成声,说自己已经被繁重的赋税折腾的一贫如洗,每每想到自己在战乱中死去的丈夫和孩子就泪流不止,其实这些话她对我说了无数次了,但是每次说起老人家伤心仍是不减,这可恨的世道,真是不给这些可怜的百姓活路。可是,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之久,可各地仍旧暴乱频发,赋税苛捐还是那么沉重,百姓依然没有得到解脱,谁知道这水深火热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老人家生怕你不让她打枣过活,我也已劝她宽宽心。吴郎,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插上篱笆也纯属无心之举,但老人家腿脚不利索了,你不如就把篱笆拆掉吧,隔三差五的也像我一样请她到堂中坐坐,能有口吃的也就接济老人家一点吧。
毕竟这年月能吃人,我们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都应当互相帮衬一点。
思:
今天我们再看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内心颇为感动,可是谁又曾想,就是这样一首质朴深情,饱含泪水的作品曾经被称为“律中最下乘”、“不成言语”呢?(《汇编唐诗十集》:通涉议论,是律中最下乘。)
古代评论家所言是仅从内容而言,老杜这首诗的确拙朴,并无半点技巧和华丽辞藻。
一般而言,律诗若要追求美感,那必须靠所谓的技巧与辞藻来渲染,但是以今人之观点而言,何为美?答曰:“真善即为大美。”如果情真意切,句子哪怕不加修饰,浑金璞玉那也是好的。
我戏思,那些评论家出言贬低这首诗,恐怕是老杜所言句句戳中了他们的痛处,老杜身上闪耀着的善与爱刺痛了这些麻木不仁的老夫子的眼睛?(仅作戏言耳)
然而,就当下而言,杜甫这样的“慈悲”仍然能让不少人汗颜羞愧。试想想,萍水相逢,素昧平生的老妇,杜甫尚且能设身处地为之考虑,为之打算,我忍不住要质问有些做子女的,自己的老母亲在外面捡垃圾,出了车祸进了医院,尔等前来竟然皆说“不认识”,你们这些人对自己的母亲尚且做不到最基本的孝敬,又何来所谓的“慈悲”呢?
某些不仁之人,即使是天天素餐礼佛,经文不绝于口,念珠从头挂到脚,也终究修不出一副慈悲心肠!
藩篱,看似在身外,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只有打破固有的藩篱,悦纳每一个人,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关切哪怕是陌生人的感受,我们才能成为心怀慈悲的人。
正如开头所言,有时,慈悲为怀很难;有时,慈悲为怀很简单。正如仓央嘉措的《问佛》中所言: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不懂,便靠余生,慢慢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