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内容围绕晤谈历程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阐述,从7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
一、尊重、确认与转化当事人的知觉
二、致力于发展愿景与注意可能性
三、正向所欲目标的发展与形塑
四、例外与优势力量极大化
……(未完待续)
一、尊重、确认与转化当事人的知觉
【转述】在“当事人是自己生命问题的专家”的信念下,咨询师应重视当事人的知觉,这里的“知觉”指当事人的想法、感觉、行为和经验。觉察及改变的开始,所以要注意探索和肯定当事人的知觉。通过不断探索和扩大当事人的知觉来确认当事人的目标、例外与方法。咨询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提问将知觉转移至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方面。
在SFBT中,对于情绪的处理,不会视情绪是问题的反应,而可以视其为当事人的资源与方法,但也会考虑处理特定事件带来的情绪,至于什么是特定事件,我理解可能像灾难性事件。
【验证】在实际进行职业咨询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持跟来询者在一个水平状态下,咨询师带着好奇的心态尽量去理解来询者,并在不断的沟通中跟来询者一起确定咨询目标,并慢慢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来询者的觉察转移到咨询目标的解决上。
【使用】在我最近的一次线下活动过程中,我基本秉承了此项原则,在尝试贴着来询者的情境尽量去挖掘和探索来询者更多的信息,并引导其道咨询目标上。
【反馈】随着来询者觉察的转移,他自己会感受到更加自信。
二、致力于发展愿景与注意可能性
【转述】要注意建构当事人的主观意义,发展愿景及引导可能的愿景蓝图是很重要的,这里面包含了咨询师的一个理念“知道何时是终点”。此部分常用问句方式为奇迹问句,在构建愿景时尽量详尽丰厚,并注意当事人认为重要的征兆。BOX1-8中的访谈问句值得收录。
【验证】详尽的愿景描述一定程度上是来询者建构自己未来的一种方式。“I have a dream”“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些理念都蕴藏着愿景的成分。
【使用】我曾通过这种方式参与了一个微信群的分享,难点有二,一是感觉没有梦想;二是自己假想的那个愿景会受不同信息的影响而大不相同,但可以提炼相同的部分。
【反馈】经常运用这种愿景的方式可以激发个体的生活热情和人生意义。
三、正向所欲目标的发展与形塑
【转述】本节get到的一个咨询师信念“有问题一定有目标,有目标不一定有问题”。要相信当事人自己的努力,通过不断引导其目标可以进一步加强他自身资源的探索和挖掘。
【验证】梦想和目标是不同的,梦想是抽象的愿景,可能的梦想处容易建立良好的目标。目标最好符合SMART原则。
【使用】目标会随着沟通的深入有所变化,最终目标的具象化也很重要,否则实现效果不是很明显。
【反馈】实际使用过程中行动细节需进一步加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