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维框架的总结1.0

通过近期不断的阅读,今天尝试总结,在读书过程中的疑惑和解答。

Q1 看了觉得没有什么用

1. 看书前,就要明确,为我何用,我为什么看,看完我能学到什么。

2. 无笔墨不读书,做笔记,输出,表达,确保自己能输出,记到自己的脑子里

3. 读书,要把书读懂,书都是有逻辑的,看书时要看懂,到底书要表达的逻辑是什么


Q2. 为什么看书,怎么看书

杠铃法则

杠铃法则本质上是取两个极端。运在生活上,一方面要做哪些最安全的事情,让自己获得有安全感,有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做高风险的事情。但高风险是有条件的,是潜在损失足够小可承担,但一旦获益,近乎是上不封顶的。例如读一本书,交一个朋友,尝试新事物,进入一个新环境,等等。

把碎片化阅读变成知识体系是最优策略就是杠铃结构。

《反脆弱: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第一,必须保障自己的正常生存;第二,必须留下足够的随机性以便把握机遇。

阅读本质上是风险投资,最优策略就是杠铃策略。

阅读内容的杠铃策略:

80%围绕你的专长,兴趣,使得你的专长兴趣更突出。20%是与你关注的东西毫不相干。

阅读时间的杠铃策略

在学习的时间上,70%的时间进行知识加工,整理思维框架,做笔记,整理笔记,画图或者写作,讨论,分享,等等。这些工作很花时间,但是为了形成知识体系,这些事情不得不做,做到一定程度,你会有豁然开朗,一通百通的感觉。吸收知识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30%的时间用来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和收集。这30%的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猎奇!可能某一个你以前不知道的事实或者概念,或者一个人物的故事,大大震撼到你,颠覆了你的认识。你也可能看到了很多垃圾文章,垃圾知识。没关系,这就是你开拓视野,产生颠覆性知识,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学习和成长这件事情上,这个代价不算大。

另外一种模式,那就主题阅读的模式。比如每天看文章,文章多了之后,把这些文章跟自己的关注点联系起来。要在自己已有的专长上在突破,或者发现一个重要知识盲点,那就要用主题阅读突击一下。把它们收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你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你反复琢磨的事情。

Q3 收藏了很多,很重要的书(别人推荐的),但觉得很枯燥的书,怎么能读下去?

1. 自己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引起兴趣

(1)如何清楚:看别人推荐,看文章的序和引言,等

(2)引起兴趣:听书,看目录,先阅读一下子引起自己注意的章节

2. 集中时间阅读

1)1-2h集中阅读

从引言开始,做笔记,记录关键句子。发现自己对阅读的书,越来越好奇,想知道后面。

(2)收获感

对某句话,有自己的见解或思考,就会觉得这本书没有白读,越发想往下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