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精进》这本书的作者采铜讲了一个令他很有感悟的事情。他的老家有一台挂钟,每次回家看望母亲时,看到这台钟就觉得整个人都很放松,跟看其他钟表的感觉很不一样。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原来这台挂钟的时间慢了5分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手表要调快几分钟,这样不容易迟到,而且做什么都容易抢到别人前面。这样时刻与时间赛跑的感觉,确实让我们跑得很辛苦。这种“表就应该调快”的思维顽固地框住了我们,让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去试试“把表调慢”的选项。
生活是多维度的,它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而是有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内涵。每个人都在别人框定的条条框框里生活,渐渐地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因此我们才需要用力去打破这些困住我们思维的东西,去开启自我成长的另外一些可能性。
如今大部分的时间管理学问都在教我们如何变得更“快”,如何在最少的时间内做好最多的事情,如何能紧紧握住时间,不让它在指缝中溜走...
但其实一味求快却未必是什么好事,心里只有快,就容易让行事作风变得急躁,对于做事本身来说,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事实上,时间有快慢也有深浅,慢而深的体验是时间的高质量使用方式,当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主动投入中,便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跟看电视等被动式休闲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在一些不需要深入的事务性或简单执行的任务中求快,在仅需了解即可的任务中求浅,而在创造性或深度思考的行为中,必须求慢、求深。
很多不重要的事情,就算紧急也可以选择性放弃;重要的事情,不紧急也得钻下去,掌控住使用时间的节奏。
02
现在的父母大多很焦虑。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真的有起跑线的说法吗?在他们的思维里,有一个隐含的“赛道假设”,而“不要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早就设定好了,而最终的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很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甚至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还有很多人在公众号后台问过我关于考研好还是工作好的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会这么问,说明他本身的思维框架就出现了问题。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带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其中肯定有一项是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有吗?根本没有。有些人不管考研还是工作都能得到好结果,而另一些人选了考研就后悔为啥不去工作,选了工作就后悔为啥不考研,因为他们什么都干不好。所以这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人本身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很多烦恼、很多难以抉择,其实根本不存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的错误思维框架把自己牢牢地框死了,我们一直在自我设限。只要敢破除这些条条框框,烦恼自然不复存在。
03
上学时,我们都很怕同学超过自己,考试排名稍微落后了一点点都心惊胆战的。同桌跑来问我们一个问题,是不是支支吾吾的不愿意告诉他答案,生怕他在下次考试中就超过了我们?
工作中,我们更是像防备敌人一样防备着自己的同事。毕竟,上升的通道在那里摆着,高一层的职位只有一个人能坐上去。于是我们试着卯足了劲儿冲刺,并处处提防着同事给我们使小绊子。
在我们的世界观里,非赢即输。一切的事情,都是零和博弈。
实际上,暗自认同了零和博弈的人,在与人的竞争中,往往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在他们的脑海中,也许根本没有所谓双赢的概念。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科维博士专门写了一本书《第三选择》,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大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参与双方可以找到一个双赢的选择。
只有打破“零和博弈”的旧有思维框架,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我们才能探寻新的可能性。
04
破除思维框架,是为了更好地重生,因为在思维框架以外,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勇气打破思维框架,结果被永远地困在了自己固有思维的小牢笼之中。比如很多人,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只会寻找跟自己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丝毫不考虑其他可能更为适合自己的工作。
他们的思维框架就是,如果我选择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我的所学不是都白费了吗?
这个思维框架就是阻碍他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绊脚石。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采铜把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一个人从心底里热爱什么,在什么方面积累了多少东西,这些都是属于内职业生涯的范畴,而一个人从事什么具体工作,或者说是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都可以被称作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通常是连续的,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的(写作,演讲,读书...),也就是说,不管外职业生涯如何变化,内职业生涯都是在默默地起作用的,所以认为从事了别的领域就等于放弃了本专业的人,是看不到那些“默默”的东西起的作用,自然就容易把自己多年苦学带来的“沉没成本”看得过重。
05
还记得古典老师曾经举过的那个精彩的例子吗?
古典老师在一次职业规划师的交流会上,问了在座所有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有人说应该去装水,有人说应该分享给别人,有人说应该想想怎样用更好的方式利用水……
古典最后公布答案,他就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啊,跟水杯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拥有这样的思维,说明你被自己设下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好比你毕业的时候得到一个水杯,接着就只能干跟水相关的事。得到水杯这件事到底对你来说反而成了人生限制……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被外在设置好的条条框框给限制死了,很难跳出来,去尝试新的路径,去思考新的可能。而我们身处其中,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思维已受了限制。
通过这篇文章,是想让大家了解到,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我们其实可以有很多中间的选择。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三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于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动作。
关于如何寻找“第三选择”,推荐大家阅读史蒂芬科维的书《第三选择》,里面有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