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好一个清新明朗的清明节。我和妈妈起了个大早,提着沉甸甸的祭品和亲戚们约好时间一起去扫墓。
乘车来到“仙憩阁”,这是一个傍山搭建的供奉当地先人灵骨的阁楼。我们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入门先拜土地公,再上阁楼祭拜先祖。扫墓流程更加简化的同时也更加环保,不必像过去那样“披荆斩棘”地在荒山野岭中开出一条山路,到野外坟头焚纸烧香,与祖先们进行灵魂对话。然而这种简易化的程序似乎也少了些童年记忆里那种对一大家子野外踏青亲近自然的愉悦感和对汗流浃背酣畅淋漓的期待。
祭拜从开始到结束总共不到一个钟头。在此过程中,所有人几乎没有言语交流,只是熟练而默契的进行一种庄重肃穆的仪式。如今的清明时节,已不见余光中《乡愁》里那方矮矮的坟墓,取而代之的是被安置在一个个窄小格子间里落满尘土的骨灰盒。作为一名晚辈,年年清明,不变的是节日,变化的却是曾经一起踏青之人。如今我在“外头”,而那人却在“里头“。
前来祭祖的人络绎不绝,来来去去,此情此景,回想亲人的离去,让我感到死神原来离我们并不遥远。喜欢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想起那些直面死亡的瞬间,伤感和悲痛已随年岁慢慢淡去,而离开的人却用他们的离去教我们学会如何独立成长并更好的生活。忽然想起《都挺好》女主苏明玉母亲逝世的一幕。虽然女主从小就不受父母待见,成年后就誓与家庭划清界限,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却还是因亲情羁绊,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实现亲情回归。这部剧演出了多少中国家庭的现状。幸福家庭的范本或许从来都不存在,可我们往往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母给我们一个道歉;而我们的父母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等我们说一句谢谢,最后双方都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人生如萍,聚散无常,离开是必然,而相聚是偶然,若有缘成为一家人就应该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即便在你看来他们也许不那么完美。如果有一天你们终免不了一别,也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在另一个平行宇宙有更美好的生活在等待。
缅怀先人,追忆那些曾经的似水流年,自己也仿佛是站在人生长河的尽头向前回望。人固有一死,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不都一样吗?在这生死间我们渡过了人生这条河流,或缓或急,或惊险或平淡,但终归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无论你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遭遇怎样的波折,无论顺流逆流,每一次的人生体验都是限量版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生也无所谓优劣好坏之分,对每个人而言,你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人生无可替代。在这有生之年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享受当下的时光,珍惜身边人,把握现有的幸福。知足者常乐,不必为逝去的而遗憾,因为人生的长河一去不复返;也不必为未来焦虑,因为你知道河的对岸就在那早晚都会到达;最美好的时光在此刻,往后余生活要出最充分的自己。
清明时节,大好春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