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生就有想要主导自己人生的动力,渴望去学习并创造新的事物,希望未来能够更美好,但就是自驱力不足,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1.自驱力源于什么?
自驱力可能源于理想与目标,也可能源于压力与恐惧,更是源于思考与认知。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明确一下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否是刚需。若判定了,就会认准目标,克服障碍,真正在乎自己的变化与进步,会更有做事的动力。
2.第三种驱动
除生存驱动和外部驱动外,还有一种驱动是内在驱动。 这种驱动力不再是来自外部的激励或者惩罚,而是发自内心。它是一种内在需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带来愉悦,有内心的成就感。
3.自驱力的三个心理特点
第一,我想干;第二,我能干;第三,我能干好。这三个特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如何激发内在驱动
自主:自己能够安排,有选择的自由,能够自己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和谁做。
专精:应当追求精益求精,有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的欲望。还要去做稍微难一点的,但是够得着的任务,同时想办法把这个过程变得有乐趣。
目标:超越个人利益的渴望和目标,做内心想做的事,而不仅仅是为自身的利益。
5.有自驱性的人动能强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无法让它主动地喝水。如果认为自己的事情不重要,没有价值,找不到成就感,就难以自驱动地工作。 当一个人主动做事,一定是认为这件事重要,自然就可以把意愿与能力相结合,不由自主地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行为,产生正确的绩效。
6.提升事情价值的重要途径
人们会因为自己的理由而做事,而不是因为外界的理由。提升事情价值的重要途径就是赋予意义,把做一件事情的意义解释通了,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
7.积极主动
当主动去迎接挑战的时候,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而且会拥有一份红利,在第二次迎接相同的挑战时难度会降低。当习惯性地迎接挑战时,人生不仅在往前走,而且也在往上走。
8.勇于尝试
想清楚的时候,立即行动;想不清楚的时候,也去做做看、试试看。不做盲目行动,而是“走心”的尝试——先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如果不行,就退回来,如果行,就往前走。经过反复尝试,一条本来看不清、看不懂的路也会被走通。
9.拆解目标
通常觉得目标太大时,容易放弃,觉得它距离自己太过遥远。只有清晰理解了目标,责任就会化解成具体的行动。未来的成绩,取决于今天的积累,一座大楼,每做一层就垒高了一层,坚持行动,大楼就盖成了。
10.体验心流
心流指的是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做事效率很高,并且在事情完成之后会有一种幸福感,你也会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有心流状态的产生,会给事情本身带来额外的奖励,内在的驱动就会变得更强,你也更容易持续下去。
自驱力强的人,才更能成事儿。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自驱力来自人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能做到这一点,自驱力就很难实现和持续。 ——张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