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但是不是看不懂古诗呢?嘿嘿,这几天,我就给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讲“古诗故事”吧!今天我要讲述的“古诗故事”是《望庐山瀑布》。
唐代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一位五十五岁的老人家从安徽宣城出游金陵时,路经庐山,于是便初游庐山,却被瀑布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没错!这位老人家正是著名的诗仙——李白!
距“安史之乱”还有两年时,李白离开了自己的“假故乡”宣城。独自踏上了前往金陵的旅途,只为了游玩金陵。大约走了几百多里时,李白来到了闻名天下的庐山附近,一看地图,呵!离目的地还剩数百里呢!李白想:“路程居然还剩如此之多,不如去游庐山吧!”于是乎,李白踏进了这座闻名天下的庐山。
当李白来到一条瀑布前,顿时被这雄伟的景象所震撼到了——只见前方的山上有一大块和香炉一样的石头,灿烂的阳光照射在上面,隐隐约约地冒出了许多紫色的烟雾,就好像香烛烟一般;“香炉”旁边是一条雄伟的瀑布,从百丈悬崖上飞泻下来,在空中形成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接着跌落在水中,溅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好像那璀璨无边地银河从九天之上坠落了下来……
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千古名句由此诞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颂完后,李白拂袖而去,继续踏上前往金陵(南京)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