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刚刚结束今年的研究生考试,虽然抱着试水的心态,仍然充满了挫败感。不过这个挫败感并没有给我带来伤害,反而激发了我明年一定能够考上的自信心。
初试涉及到的内容有8本: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统计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接下来一年的打算就是熟练这8本书的内容,以初试第二名的成绩考入研究生。
为什么是第二名呢?因为第一名都是难以作为标准的天才吧,如果我想去的专业都没有一个天才,我会很失望。
在正式入学之前,还要找一个小学做一年教师。积累学费和将课本内容应用于实践的经验。
今天也在很认真的准备教师资格的面试。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师范的学生,感觉自己和具备“教师理念”的教师差距很远,面对结构化试题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个没有逻辑的人,而事实上,我更应该相信自己。
23号考完政英之后,我的小伙伴开始有一点心急了。她抱着“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才行”的心态,在准备第二天的专业课。但是前两门的考试又不算理想,所以越发心急。我有点想帮助她,可是我也是个半吊子学心理的,说起来也是力不从心。
她太想在本地立足了,除了考上研究生可能别无他法。因为我们的专业在求职上实在没有竞争力,不然我们都不会想着跨专业考研。
我说,太着急了,反而达不到目的。(这个时候说“欲速则不达”会让人反感吧,毕竟这句话谁都听过,反复的结果只会让人觉得你并没有能力给她讲清楚道理。)
她说,不理解这种情况,虽然知道道理,但是从没有经历过。我很想说,我经历过,但我没说,因为我遇到的、能把它称为“绕弯路反而达到目的”的情况,都是在我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才明白的,这并不能作为一个有效的凭据。
我摇了摇头说,我也解释不来。事情发生起来总是这么奇怪,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她说,她着急是因为她已经二十多岁了,她应该尽早挣钱,尽早独立,尽早让妈妈享受生活。
我又重复了一次,你确实太着急。你的人生不该按照别人定的时间标准来要求自己。连研究生的考试都不规定年龄,而其他的事情,规定年龄的会越来越少。甚至她刚才还在问的“大器晚成”是发展的阶段性还是不平衡性,你瞧,教育学里不也把成才晚当成正常情况吗。只有自己把心态摆正了,才不会被别人攻击到。晚一点,不也是一种特点吗。
她夸我心态好,我稍微犹豫了一下,跟她讲述了我痛苦的经历,心态好是因为遇到了心理学。
我觉得她开始放松了下来,我又跟她说到,读中学的时候很难明白什么叫“各有各的烦恼”,中学里除了成绩还有别的可关心吗?但是大学里,听过了各自的故事、各自的困难,才知道,每个人关心的东西千差万别。就像有人把考研当成在社会生存的背水一战,而我只把它当作生命里的一个礼物,最好有,没有也不会死。她说起今年寒假和隔壁寝室的同学一起通宵玩狼人杀,结束之后就在她们寝室夜聊。原来,冷漠的同学是因为从小被教育像个姐姐一样负担起家庭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沉稳的个性,活泼的同学背后藏着对身高的自卑感,表面学霸的同学实际隔三差五担心自己有学不会的东西而拼命努力。而她,因为初潮之后被迫放弃自己擅长的体育,一下子长成了小胖子,被同学们嘲笑到毕业,于是拼命想要留在本地证明自己。(幸好我比她还胖,不然她可能不会对我有这么放松。)
我安慰她,想留在本地,有无数的办法,考研也不是一辈子只有一次,放松点吧。这不是一场赌上性命的决斗,人生无限的可能,禁锢自己才是唯一不该走的路。
我很高兴她24号考试前状态恢复了,考完之后也一样放松。我想我还是有点能力的吧,在咨询师的资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