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想过孩子的优点背后对应的缺点吗?
前阵子,我带儿子和同事们出去游玩了一天,孩子是自来熟,跟每个人都可以瞬间做朋友,活泼开朗,跟陌生人沟通完全无障碍。
去幼儿园上学第一天,在一大片孩子的哭声中,他洒脱地挥手微笑地跟我Say Goodbye,下午放学在幼儿园玩到不肯回家。
这看上去是个大优点,但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一个优点太突出的人,肯定也有这个优点带来的致命的缺点。
因为我们人类身上,本身没有优点缺点这一说,我们只有特点。每个人的特点在特定的场合发挥好了,就是优点,发挥糟了,就是缺点。
所以,我一直在想,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反面是什么,它的缺点在哪里?直到抄写《童年的秘密》第十四章的精华,我才明白,它的反面是——容易被表象迷惑,自控力不够,无法深入地思考。
2.活泼聪明的孩子是有缺陷的儿童?
举个例子(2.3为原文引用):
观察下面两组儿童,区别正常儿童和有缺陷的儿童。实验者准备了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是我们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玩具。
上半部电影:
第一组儿童走进教室,他们被眼前各式各样的东西吸引了,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快乐地微笑着,为拥有这么多东西感到高兴。
孩子们纷纷各自拿起一样东西摆弄起来,一会儿又放下手中的东西,再拿起别的继续玩,他们不停地更换手里的东西,进行着一项又一项的活动。
下半部电影:
第二组儿童走进教室。他们走得比较慢,还会停下来向周围看。他们不是频繁地拿起或摆弄哪些东西,而是聚集在它们周围,显得没那么积极。这种情况持续到电影结束。
两组儿童,哪一组是正常的儿童,哪一组是有缺陷的呢。
在人们印象中,那些活泼好动,表面看起来快乐的孩子更为聪明。其实,电影中那些频繁走动,不停地玩着每一样东西的孩子是有缺陷的,那些平和地活动着的孩子才是正常的儿童。
在实验中,他们表现得安静而从容,他们会长时间地站在一个地方不懂,会认真地注意和思考一件物品,这种表现是令人惊讶的,而这才是正常儿童的表现。
3.行动缓慢的儿童的优点
正常儿童行动缓慢,并且会沉思,对事物也很好奇,但是却可以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当他们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就会努力地弄清楚这种东西,然后充分利用它。
自我控制和有节制的行动才有价值。对儿童来说,不能仅仅是漫无目的地行事,而应该去掌握和运用自己的运动器官,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既能对感官刺激进行反应,又能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物体上,这种部位外界所控制,将内部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以审慎的态度和沉思的方式行动,这是正常的,它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自律,而表现于外的则是有条不紊的秩序。
缺乏自律的人,不易控制自己的行动,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在外界的影响下就像会漂泊的船一样无法靠自己停泊下来,进而牺牲自我意识。
摘抄到这里,我就想起我们阅读馆内的一个5岁的孩子,读英文原版绘本上百本,在我们馆里上课2年了,性格不会特别孤僻,但一个人特别能坐得住。孩子们一起跳舞觉得好玩的时候,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着。
大家一起扮演故事书里面的角色时,他不参加,只是看到好笑的情节也会自然发笑。他永远是一副“我有我自己的判断”的表情,在思考着。
我想,他就是这种内在自律性特别强,专注力很强的人。
4.了解孩子的特点所包含的正反两面,扬长避短
当然,也不是说活泼的孩子就不好。但当我们知道活泼的孩子可能容易被外界吸引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时,自律性也会没那么强时,我们可以在孩子专心看书时,专心玩玩具时,不去打断他,特意营造一个安静地容易让人专注的环境。
反之,当我们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人打交道时,我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将来进入学校,社会可能吃亏。其实他内心有自己的内在构建,他有着深入思考,和专注力特别强的优势。
当然,我们做父母的,不需要去改造这个孩子,让他成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而是做到对孩子的缺点也心中有数,帮孩子扬长避短,树立自信,让他能尽量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限,缺点克服到最低。
这才是真实生活中的美好,孩子的优点,全靠父母去了解,去开发。
同样,缺点也靠父母去客观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去正视,去减少因为它而犯错的次数。
而且,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其实是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另一半。因为孩子身上明显的优缺点,都遗传自父母,逃不了的。
互动环节
我最近两个月的育儿书单:
1.《童年的秘密》
2.《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3.《儿童的人格教育》
4.《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儿童构建自我》
5.《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6.《正面管教》
7.《为孩子立界限》
8.《捕捉儿童敏感期》
9.《游戏力》
10.《遇见未知的自己》
问题一,你最想看哪本书。
问题二,你想看书本摘抄,还是我的总结笔记。
示范回答如下:
“1摘抄”,或者“9总结”
谢谢您宝贵的意见,
期待大家的留言哦。
愿在育儿路上,
认识更多用心的宝妈宝爸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