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是轻盈的,却也无可避免人往往需要负重前行。人不可能轻若鸿毛,对于羽毛而言是不存在任何自由的,但人是可以拥有自由的。人,更大程度上应该轻得像鸟,而非像羽毛。但往往事实就是,我们常因过分珍惜自己的羽毛,担心其受到损伤,最后不仅永远地失去有力翅膀,还将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因为珍惜,所以害怕;又因为害怕,所以最终彻底失去。我们常说,事与愿违。说到底,究竟是事实与意愿不符,还是我们所采取的行动本身以及对自身意愿和事实本身都不够诚实所致呢?
就像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奢望通过重复一件事,以求获得不同的结果。这是何其不切实际呢?但是,我们又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呢?我们称之为“坚持”、“耐心”、“毅力”,我们总在美化它们,文饰它们,以至于当我们陷入因这样的行为而导致的结果时,我们竟开始埋怨起来了!多委屈、多伤感、多无力、多么不公!殊不知,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错的离谱,一错再错,最后带来错误的结果,这是何其寻常而理所应当呢!
如果你向往自由,那就不应该止步自由;如果你追求成功,只知道成功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想要心想事成,又怎么能毫无付出、毫无改变。怀疑,不相信,心存侥幸,又怕麻烦,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这些心灵是何其沉重啊?背负着原本不属于它的,只一种可能性就足以毁灭更多的可能性。使人耳目闭塞、才思枯竭、坐立不安、备受挫折、萎靡不振。难道我们的心灵就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若是如此,又何必拥抱希望呢?何不务实些、实际些、实在些?如果自由是枷锁,成功是束缚,爱是捆绑,那我们该是多么愚蠢啊!竟甘之若饴!如果并非如此,何以我们将它们变成这般田地?似乎“好”变成了“不幸”,似乎“探索和追求”不再是勇敢而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切实际、盲目而自大,似乎“诚实”是一种虚假的表象,以至于我们都不敢直面,似一切都是徒劳、庸人自扰,似旦兴一利必生一弊。于是,踌躇不前,摇摆不定,画地为牢,再也想不起来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再也不记得“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要知道,诚实是你最佳防御也是最佳攻击。
所以,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所以,如同闭着眼睛走直线和睁着眼睛走直线,尽管都并不能真正实现“走直线”,但总归是有所不同。想想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儿,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到今天?我们本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为何现在就不能再次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底气呢?我们更应该勇敢和更有底气才是啊!
诚实地、勇敢地、坚定地向前迈进,心灵永远保持轻盈,唯有如此,才能对世间的一切应对自如!愿永远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