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今天是3月12号,星期六,天气晴,温度12~25度。儿子高中二年级。
儿子在这周星期二的早上就发出申请,想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腰椎颈椎,疼的不行了。我顺便安排他爸爸网络挂号,时间排在医院上班开始最早的轮次8点钟。
头一天晚上我们都商定达成了共识。计划7:50到医院,车程10分钟,所以我们7:00起床是可以的。我是参照上班时间我们的节奏来估算的,起床10分钟,吃饭10分钟。多给10分钟预估,也就是半个小时。
7:30出发也就差不多。我们都商定好了,儿子也在星期五晚上10:00断网后早早睡觉,一切就绪,做好了明天的看病计划和安排。
冲突:
星期六早上我也计划不在家里吃饭,到时候我们三个人就到小区的包工坊去喝粥,吃包子,吃饺子。
呼叫儿子起床的时间是7点过7分,为什么这么晚呢?我回想,一是没有定闹钟,二是心里重视度降低了。跟平时上学的紧张度比,要缓慢一点。
由于起床晚了10分钟,所以我们相对比较紧张。
我动作最慢,一直在被孩子爸爸催促当中。
7:30我才从家里出发。爸爸和儿子先走一步,我最后才出发,8分钟的时间到了包公坊,早餐吃了10分钟。时间就来到了7:50。
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看病是要带身份证或者医保卡的。平时我的习惯是随身携带,开车后我很少带包,证件放家里了,我彻底忘记了这个事情。
行动:
我当下是想选择回家去拿,那可能往来耽误15分钟。我们看病的预约时间就会错过。
如果不回去拿,到医院现场办不了健康卡怎么办呢?
我们一家人发生了强烈的争执。
老爸说“到现场去办卡,肯定是可以的。”
我说“还是回去拿吧,保险一点。”
儿子认为老爸说话太确信了,都没有试过,怎么就那么确定呢?依据不足。
最后我们就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开车出发,没有回家去拿证件。
🤗结果:
我们三个人坐在车厢里 ,都有了互相的埋怨和指责。
老爸说“我提醒儿子了的。”
儿子说“你是提醒我了,我也回答我没有拿呀,这时候我们都在电梯出门这个时间,你也可以直接提醒老妈呀。”
“哇。我没有收到任何信息呀。”我也非常委屈。
一番争执没有结果。
“换一个思路吧,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每个人哪一点可以做得更好?”我提议。
老爸说“我提醒儿子了,但是没有提醒老妈你,我下一次可以同步提醒到你。”
儿子说“这次看病是我,就要自己准备好,或者老爸提醒我的时候,我应该马上跟老妈同步信息。”
我说“出现这件事情,是因为我大脑里缺少了看病的流程,那我今天就做一个看病的流程清单出来。”
“对的,我们还要商定,对于这些证件谁负责的问题。
谁的证件,谁就是负责人。儿子这次看病那证件的事情就由儿子自己负责。”我针对这件事情升华了一下,大家也同意了。
而我以前总是大包小揽,大家都习惯了我把他们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的。当我出现疏漏的时候,所有的矛头都对向了我。
感恩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任何一件的事情发生就折射出这里有问题,有卡点,大家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最后去解决它。
一切很顺利,到医院以后,挂号的工作人员开始拒绝,说“这怎么可以呢?没有身份证,没有医保卡。”
我们耐心说了我们的难处以后,他给我们指了一条路,关注“重庆市电子健康卡”公众号,获取电子健康卡。难题解决了,经验也有了,事后我也总结了一套看病流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