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视《朗读者》节目第三期,共介绍了六位朗读者。这六位朗读者,给我一个共同印象,就是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极其看重,与执着守护。
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在这个重利轻义的年代,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推巨石上山。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道: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本期的主题,就是:选择。
不过,这六位朗读者做选择的姿态,是不同的。
(2)
王千源与秦玥飞做选择的姿态,是逆流。
在题材走俏、很可能就此大红大紫的大众娱乐剧《潜伏》,和资金紧张、拍摄难以为继的小众电影《钢的琴》之间,以演员职业的大潮流而言,选择前者,从而一举踏上平坦星途,应当是绝大部分演员会做出的决定。
而当时仍默默无闻的王千源,却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种逆流而上的举动。
为什么会选择逆流呢?
在节目现场,王千源道出了缘由。
原来,王千源认为,作为一名真正的演员,要活在角色里头!而《钢的琴》给了他这样的角色!
王千源说,那个角色,让他感到那么贴切、那么服帖!
这就够了!
他说自己“中邪一样”,就要在这个剧组拍到底!
不为领奖,不为赚钱,只为热爱!
这就够了!
王千源就像他朗读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一样,坚持着自己,选择着做自己,坚决地将命运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做自己,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视正常为犯傻,以病态为正常的价值观颠倒的时代,做出正常选择的王千源反而成了逆流而动的另类!
同样逆流而动的还有大学生村官秦玥飞。
在大众眼中看来,秦玥飞,这位耶鲁毕业的高材生,是前途似锦的命运宠儿,只要找份发挥所学专长的好工作,人生从此就会顺风顺水、羡煞旁人。
这就是潮流。
但秦玥飞偏偏没有选择随波逐流。
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逆流而动,去偏远乡村做了一名村官。
秦玥飞为与村民尽快融合,将时髦、酷炫的花外衣反穿,并且穿上了村人送他的解放鞋。
穿解放鞋这个细节,让我想到特蕾莎修女。
伟大的特蕾莎,为与贫苦民众保持真正的一致,选择常年光脚行走在大地之上。
秦玥飞勇敢逆流而上的举动,所彰显的气质,恰恰接通了全人类优秀分子的精神血脉。
(3)
麦家和徐静蕾做选择的姿态,是面对。
当儿子在青春期出现严重问题时,当儿子卧室的门整整三年没向他打开过时,当他意识到自己当年与父亲十几年隔阂的不良基因传到儿子这里时,他几乎频临绝望了。
然而,麦家,这位中国谍战剧之父,他勇敢地选择了面对。
当董卿问麦家,这三年,孩子不与你交流,这种困境,你是怎样走出来的?
麦家回答,只有坚持,只有忍耐。
因为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须面对。
而最终,选择面对的麦家,在儿子出国之后,用一封信,开启了孩子心灵之门。读信后孩子发来的两个流泪表情,证明了面对的力量!
作为导演,徐静蕾要面对的,是自己对早已故去的奶奶难以释怀的心结,以及如何与整个剧组更好地相处。
在节目现场,徐静蕾说的一句话,令我深受震动。
她说,父亲很凶,奶奶则是她的避风港湾,就在奶奶去世的那一天,她的童年,结束了!
这是怎样扭曲的童年!几乎一切的童年快乐维系在与奶奶的骨肉亲情中,而奶奶终归要苍老并离去啊!
在这样的童年中长大的徐静蕾,是靠什么撑过来的呢?
靠勇敢面对。
做演员时候,她是老小,别人都让着她,她坚持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就够了。
做了导演,她是老大,要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
她要面对角色转变。
当电影实在拍不下去时,她面对困局,悟出了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与别人相处。
这样的一次次面对,最终成全了成绩斐然的才女导演徐静蕾。
(4)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和艾滋病儿童学校校长郭小平,他们做选择的姿态,是承担。
汉字叔叔自称热爱汉字的流浪汉,背着笔记本电脑和背包走遍中国的城市乡村,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建中国汉字字源网站。
这样一个外国人,因为热爱中国汉字,远离家乡来到中国,自觉承担起建立汉字字源网站的重担。
为此,他自费30万美金投入研究。
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理想。
为此,他错过了见家乡的妈妈临终最后一面。
他将妈妈的骨灰带回了中国。
他说,汉字是我的命,中国是我的家!
他朗诵的《陋室铭》,恰切地表达了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艾滋病儿童学校校长郭小平,这是一位事迹更加感人的了不起的承担者。
当他做医院院长时,就收留了因艾滋病去世的病人的孩子们。
当他从院长转而去做校长时,是一颗怎样勃勃跳动的爱心,支撑他做出决定并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给孩子们呢?
有人说郭小平当初的选择不靠谱。
但郭校长说得好:人与人的经历不一样,国家不缺医院院长,也不缺学校校长,但是,只差一个我这样的特殊学校的校长!
当孤儿们向他表达牵挂之情并决心好好生活时,他说,他之所以愿意主动承担这样的责任,是因为他相信,这世上不差钱、不差权的人很多,但是,能像他这样得到精神满足的,不多!
(5)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通过六位朗读者的事迹,像照镜子一样照见了自己。
我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坚守呢?
我们为人子女者,坚守着全心全意敬老孝亲的精神价值。
我们为人父母者,坚守着尽心尽力养儿育女的精神价值。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坚守着不能虚度光阴、负责到底的精神价值。
更重要的,我们还坚守者“有所不为”的做人底线。
就在前不久,有人私信我,说是跟机构做内幕票的,先给票,盈利后付服务费,问我有无兴趣。
我感到这里有问题,当即请教写作群里的渝都都师兄。
师兄立刻回复:“别理它!这种搞阴谋诡计不走正道的,直接拒绝!做人是一生的事情,必须树立正气!”
师兄短短几句话,充溢于手机屏中的,就是满满的正能量!
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
这就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所坚守的精神价值。
普通人有自己的坚守,对名人明星们的优秀可以赞赏,但无须仰望,因为,大家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坚守人类的精神价值。
这是一种信仰和理想。
在当今重功利轻道义的浮躁悖谬时代,理想主义的信仰成为稀缺之物。
将精神的价值置于实用价值之上的选择,如今显得弥足珍贵。
无论六位朗读者还是我们,或者一切热爱精神事物的人们,不要怕遭人耻笑,因为,坚持理想主义,坚守人类精神追求的价值,这绝不是幼稚,而恰恰是精神上成熟和自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