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心性 肇乎自然

从2020年秋季至今,我已真正走过了两年半的学书历程。两年多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自身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所以,总感觉进步甚微。

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情达意的艺术,既可置物之形,又能书己之心,无疑是一项高深奇妙的艺术。我想,书法是陶冶性情的奇药,静心戒躁的良方。为此,要想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境界,实是不易之事。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深深感觉到书法创作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艺术。书法艺术一旦离开了理论的指导,一切实践就会显得很盲目;同样,如果只有理论的研读,就会显得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从对书法艺术理论的学习中,我看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当然也明白了进步不易的道理。如东汉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就是说书法是性情的发散和表达。这就告诉我们,要进行书法创作,就要抒发性情,展示抱负,表达情感。换言之,就是说书法不是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书者真实情感的宣泄和流露。但是,又不能仅仅为了展示个性而忽略了艺术的自然和朴实之美,大概《九势》中说的“夫书肇乎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书法追求真实自然、奇而不怪又有自我性情的艺术效果,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显然不现实。

除了对书法艺术理论书籍的研读外,书法学习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临帖。老师曾经说过,临帖是将古法化为我法的唯一途径。没有深度的临帖,你就感受不到经典的魅力。临帖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自己以往不正确的书写习惯,让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我们总是感觉自己写不好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不对,而要改变之前错误的习惯,并非朝夕之功。好比我们学游泳,会游泳的人不代表你就是专业游泳运动员的水平。要想成为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就必须要接受专业的游泳训练。而对于学习书法来说,临帖就是进行专业的学书训练。只有在不断矫正错误并逐步形成自己正确的书写习惯之后,效果才会慢慢显现出来。另外,在临帖过程中,通过书写与思考的结合,慢慢地我们会建立起一种肌肉记忆,当然只有达到一定的临帖数量,这种自然形成的记忆才会越来越深刻。

学习书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勤奋和坚持,时间是令一切事物得以发展变化的必备条件。从古至今,要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努力和坚持,热爱和专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东汉时期的张芝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据《四体书势》记载:“凡家之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这无疑是坚持的表现,更是勤奋的表现。难怪,就连书圣王羲之对他也要谦让三分。可见,学习书法,努力和坚持是何等的重要。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也会改变一切。

正如沈尹默先生所说:“书法艺术显示出的是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如此看来,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真正能够深入其中,绝非易事。学习书法,不求达到精妙绝伦,唯求略有一二感悟,足矣!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