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的学习不是把高一高二讲过的点再讲一遍,而是知识点的升华和再提高!怎样做到知识点的升华和再提高,就涉及到深度学习了!而浅层次记住知道咋用的学习高一高二已经完成,但迁移,放到陌生信息中,陌生情景里面,我们还能快速的用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高效,掌握一些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用不用死记硬背、不用!咋建立呢!很简单建立模型认知,这就涉及到化学的核心素养!在学习溶液中的反应时,学会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在水溶液中,没有具体的宏观物质了,有的只是一个个微观粒子!我们可以按照离子之间的反应考虑他们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大盆法应用于复杂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高三试题以真实的生产生活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背景,不仅考察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考察了学生对信息获取、加工、整合和深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无机化工流程试题,是化学高考的热点题型也是必考题型!这类试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涵盖了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这就要求在一轮元素化合物复习中必须实行深度学习!浅层次的知道他们是什么,有什么用,是不行的,必须知道他们怎么用,为什么这么用,并且要把他们迁移转化到新的陌生情景下看看还能怎么用?例如,高三学生已经知道镁与二氧化碳反应了,知道现象黑白实验,但是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还没有深入的探讨。自然而然的就不能迁移到钠与二氧化碳上,就不能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了!
参考文章
斯小春在无机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调查问卷可以出一套试题的形式
1、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实验题,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还可以设计成电化学试题!
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在元素化合物复习中,浅层次的物质具体性质学生已经掌握,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必须从微粒观、结构观、转化观、能量观,守恒观、速率观、守恒观等化学视角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复习课,教师要站在高三的角度上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实验,关注同一个知识点的层级关系,关注高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学习!比如在铁元素的复习中,从微观结构上探析铁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从铁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建立转化的思维!以及在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元素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守恒的观念!在探究二价铁及三价铁的转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从速率观和平衡观给予合理的解释!
高三学生知识学的死,一是一 二是二,不会进一步思考,思维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浅层理解,缺乏对知识深度理解和探究的能力和意识!陌生情景下方程式的书写,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学生脑海中只知道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都是氧化剂,所以产物想当然的认为是二价锰和水,而不是去认真研究这个具体的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全凭自己咋想就咋写,不去思考,懒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