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拼爹的年代,爹,你在哪儿?
某一次老王开家长会,讲着讲着就走神了。为啥呢?座位上坐的妈妈太多,这莺歌燕舞,软香温玉的,老王也不是柳下惠,没那坐怀不乱的功夫,看着看着就花了眼。
会后老王数了一下,参会45人,40个妈妈,我的天哪。中国的男人呢?!珠海的男人们呢?!之后几次家长会,老王又偷偷瞄了一下,还是妈妈居多,连坐在妈妈群里的老父亲们都有点尴尬了。我估计这些老父亲回家肯定也会告诉自家老婆:“媳妇,你看别人都是妈妈去开家长会。要不,下次还是你去吧?”
这样很危险!真的!非常危险!中国教育的天要塌了!
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指责老王,你这厮又在危言耸听!妇女能顶半边天,为啥家长会就不能妈妈去开!?这类杠精我是没办法对付的。我只想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孩子不能只有半截天空。要知道,当今的确是拼爹的年代,不是拼爹的财力,不是拼爹的位置,而是拼爹的教育能力。老王可以用大数据说话,凭我在珠海从教十年,九年班主任的经验,很多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很多家庭教育问题都表现在父亲缺少对孩子的教育或者进行了错误的教育。
要是不相信大数据也行,老王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一下父亲对教育的重要性。某日温暖的午后,孩子正和妈妈在小区散步玩耍。突然,孩子被路上的坑洼绊倒了。妈妈会怎么说?“宝宝乖!不哭!疼不疼,哎呦!妈妈抱抱”,这时孩子获得了来自母亲的关爱和温暖。而父亲会怎么说:“宝贝摔倒了?站起来!勇敢点!唉!你真棒!”而那些本该由父亲完成的教育角色现在正一步步缺失。我们只剩下妈妈啦,而妈妈又不能一人分饰两角,即使这么做了,效果也不见得好!当然老王指的是一般的家庭教育模式,即父严母慈的教育模式。要是你家老婆和你完全是角色互换,她满脸络腮胡,靑虚虚的胡子茬,一巴掌宽护心毛,而你小家碧玉,说话细声细气,那。。。我就祝你们幸福吧。。。。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妈妈也可以替代父亲在教育中的地位。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规律(老王胡编的,没办法,你们都喜欢权威人士发炎。老王只好借刀杀人了)父亲一般在教育过程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奋斗精神和人生目标。母亲一般为孩子提供温暖和爱,教会孩子感恩。这两者的功能完全不同,绝不可能由任何人替代。
就拿前文的案例来说,孩子在摔倒的时候没有母亲的关爱是不行的,没有父亲的鼓励也是不行。如果一天摔倒一次,一天就缺了一次勇气的鼓励教育,只剩下了无尽的关爱。天长地久,孩子慢慢会变成什么样?为何现在中国社会的男性越来越阴柔,中性甚至女性化?说一千道一万,父亲要负教育的主要责任。
那么,爸爸去哪儿了?
很不好意思,去赚钱了。。。。
于是乎,中国的父亲有了一个看似无法撼动的理由:我得养家啊!孩子,他妈管就好了!去年老王接了一位家长电话,上来就请假,理由也很充分:我管着两个公司,没空来开家长会。老王在电话里告诉他:公司,你能做到多少岁?60?70?你做不动了谁来接手?是你家孩子吧?与其在公司上投资精力,干嘛不给自己投资一个好的接班人?所以公司只能是一时的事业,孩子是一辈子的事业。你觉得这家长会有必要来吗?
这位家长是有大智慧的,因为他当即答应了来参加老王的忽悠座谈会。事后他还告诉我:老王,你的话太对了,我反思了一晚上!老王非常欣赏这位家长,他不仅听忽悠,还会顺着老王的思路去思考!
玩笑归玩笑,父亲的确是教育里不可替代的角色,任何以赚钱为理由的不参与都是对孩子最大的毒害!
肯定有父亲想说:我想参与孩子的教育,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老王就手把手滴教教你们吧。虽然老王在班主任这活上蹲了九年,但做父亲却是新手上路。恰巧,我家添的是犬子不是千金。那我就先从儿子的事讲起:
首先,老王认为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并不一定在青春期才会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多父亲认为儿子跟自己原本很亲,一旦到了青春期就彻底对立了。严格意义上讲,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应该是严慈相济,严字为先的。当然,“严”的度很难把握。在此处,老王不做细论,单说父子关系。儿子对父亲的态度应该随着他的智力水平发展逐渐转变,而且是可控,良性的转变,并非青春期那种非理性,情绪化的转变。男孩子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容易在潜意识中将父亲作为打倒的对象,树立自我意识。这是自然规律且难以控制。老王认为父亲从孩子幼时就应该有意培养孩子的良性竞争意识而不是对抗意识。就常态而言,这种竞争意识也只能由父亲培养。比如运动,妈妈带孩子和父亲带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妈妈带孩子踢足球,多数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孩子,照顾孩子,而父亲多数是以参与者,竞争者的身份去陪伴孩子。父亲就应该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孩子如何竞争,如何保持斗志不服输,如何正视失败,如何提升自我。这些都是母亲很难做到的,因为性别不同,关注点也不同。
所以父亲们不要等到儿子青春期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儿子列进了黑名单。如果你想儿子崇拜你,最好的办法不是赚多少钱,爬到多高的位置。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儿子一生想要竞争,取代却又总是差一点,而你总能帮助他再进步一些,再成长一点。这一切成果的基础就是陪伴,尽可能多的陪伴。
只有陪伴孩子,才有可能产生更深的感情。只有陪伴孩子,才有可能采集孩子的细节。只有陪伴孩子,才能做出正确的教育。
如果父亲一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一个良性的竞争者,能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孩子成长,那么在日后的求学和社会经历中,孩子将形成正确的三观,拥有宝贵的情商和逆商,少走很多弯路。最直观的表现:一直和父亲为伴的男孩往往更阳刚,更帅气,更坚韧。
其次,父亲在教育过程中多数不在乎细节而充满梦想。我听过无数母亲说:我对孩子没太多要求,阳光快乐健康就行了。当然,在此我们也不论这句话的合理性。而很多父亲对儿子可是充满了梦想的。这也符合心理学的原理:父亲会将自我投射到儿子身上,对儿子要求更多。我家狗子刚出生,我就在构想:他妈净高都有174CM,要是儿子像妈妈,说不定可以去打NBA!那能不能被我死忠的马刺队选中呢?!那岂不是美滋滋?!
男人天生就喜欢做梦,充满野心。而中国现在小男人特别多,很多都没野心。问题在哪儿?爸爸去哪里了?!按中国惯有的教育理念,父亲一般负责培养孩子的人生目标并监督引导他们完成,这也是很多母亲做不到的。
送几句话给中国父亲品品:
一、你赚不赚钱,不是你说了算,是花你钱的那几位爷说了算。要是没有好子女,你赚钱干啥?填无底洞吗?所以别拿赚钱工作忙,养家多辛苦来当教育缺席的借口。
二、你赚多少钱,也不是你说了算,还是花你钱的那几位爷说了算。要是赚了千儿八百万的,来了个败家子。你有命赚,也不一定有命花。所以别拿钱来当教育缺席的补偿品。
再叨唠几句给中国父亲听听:
一、多陪陪孩子,无论男女。因为春哥都红了,所以生男生女可能真的都一样。
二、怎么陪呢?幼时陪儿子,多鼓励他坚强,多陪他运动,多扮演良性的竞争者,让他如松竹一样坚韧地成长。幼时陪女儿,多抱抱她,多宠一点点,多赞美她的才艺,让她知道除了妈妈,爸爸也很爱她,让她像娇花一样绚丽的绽放。
三、陪儿子渡过成长期,多告诉他人间正道,多带他旅游,多和他谈谈梦想,多和他一起从事一件复杂的事,哪怕是游戏也好,让他从你身上看到人生正道是沧桑。陪女儿渡过成长期,多告诉她一些社会的规则,多替她挡挡那正在更年期的河东狮,多和她谈谈有关爱情的话题,多告诉她女孩子不应该是附庸品,要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让她慢慢成长一株亭亭玉立,有情怀,懂生活的兰草。
你可以一贫如洗,你也可以位高权重,但只有你时刻参与了孩子的教育,你家孩子才有拼爹的资格!
——涧松 2018年立冬晚
于南湾国际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