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注
【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邓艾民注,语本程颐所说:“或(指苏季明)曰:‘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思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之,又却是思也。既思即是已发,才发便谓之和,不可谓之中也。(《二程集·遗书》卷十八)
【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邓艾民注,延平,宋李侗(1088-1158),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为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1072-1135)的门人,朱熹的老师。罗从彦教导李侗“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李侗亦以此教朱熹说:“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李延平集》卷二)
【向所谓】,参见第二十八条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
【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见《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引陈荣捷注,刘宗周云:“只为本无前后际故也,先生颇主程子说”(《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八上。又黄宗羲引见《明儒学案》卷十,页十五上)
引陈荣捷注,孙奇逢云:“古人不得已诱人之心,原各有是处。执之又成聚讼矣。”
引陈荣捷注,许舜屏云:“人谓先生与朱子恒相抵触。观此段评论,于朱子之学初无贬辞。然则先生固非与朱子有所不慊也。廷平即朱子。”
笔记
问:程颐说不可以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而李侗却教学生观察未发时的气象,先生怎么看?
王阳明说:两种说法都没问题。程颐担心人们在未发前寻求个中,把中当做一个具体的物来一样来看,就像我曾经说过的不能把气定时算作中来追求一样,所以要大家在涵养省察上用功。李侗担心人们没有个着手之处,所以让人们时时刻刻观察未发前的气象,以使人体会到平和时的心境,就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这些说法都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说出的方便法门。
关键还是要参透《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须臾不离道就可以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这是修身之功用。
而须臾不离道的工夫就是戒慎恐惧,就是慎独。这是修身之工夫。
道源于天命,天命帅其性称为道。道在人心上,就称为道心。这是本体。
中庸之道,不过是让我们时时不离本心而已,监护(省察)着、呵护(存养)着本心,避免被私欲、外物给带偏了,偏了就是偏离中庸之道,就是把本心丢失了,就成了丧心病狂。
历代学者用逻辑来分析、解释经典,结果给学人罗织了层层纱帐,弄的扑朔迷离。
后人要想领悟天道,千万不敢陷进这些字句的天罗地网里面。这些分析可以读,但是一定要跳出来,反求诸己,在本心上体会,才能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