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好大一段,大意是说一个人永远说服不了另一个人。这里面包含了“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呃,好虚无的赶脚。
2
我近年特别不喜欢跟人争辩,倒不是因为要道法自然,只是因为我懒,觉得这样没用,不想浪费时间。
到达这种状态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年少轻狂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最正确,遇事总喜欢分个对错,得理不饶人。
遇到观点不一致,脑子里想的是:一定要把你纠正过来。遇到别人误解,就认认真真摆出一条一条的证据。还有,如果不喜欢一个人,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装不介意都不行——非得步步紧逼,把人家得罪够。真是十分讨打,想起来一头冷汗。
得罪人的方式有很多,争辩通常是最有效、杀伤力最大的。还发现反问句和设问句威力最大。于自己表达十分有力,于对方却足以一剑封喉。
比如别人问:你应该做什么事。反问句像小李飞刀嗖嗖就过去了:你为什么不做呢?
或者申诉说:为什么他哭一哭就有糖吃,为什么我就非得留在这里做作业?
为什么说是我的问题?凭什么你要说这句话?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屎吗?
慢慢了解到很多以后,发觉正如《后会无期》里讲的一样,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利弊得失清楚,要还是不要,根据自己的禀赋,遵从自己内心来选择。不了解这一点,就始终懵懂,就算争赢了,最终还是输掉底裤。
3
也特别不喜欢别人跟我争论。倒不是因为我胸怀宽广,也只是因为我懒,觉得这样没用,不想浪费时间。
曾经有个熟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人家还没说完,就抢着开口,一开口就是:哦不不不。然后才开始讲正事。
好比人家说:做阅读理解还是要通读全文。他会说:哦不不不。下文却是:我也觉得有必要通读全文。
或者人家说:我请大家吃个火锅吧,麦香园怎么样?他会说:哦不不不。以为他要争着请客,结果却是:我上周才请朋友在那吃过,朋友说味道很好。
啥意思?是赞同的意思。那为啥要说不不不?不知道。换了以前简直想怒喷:你他妈是有什么毛病吧。
年纪大了火气没那么壮了,才有闲心观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这样的人原始状态通常貌似温和,但往往有个非常强势的伴侣,一来二去就会把自己搞成这幅德行。只能推测可能是因为想表达看法的时候经常被驳回,说了基本没用。憋屈多了就渐渐变得特别固执,养成了遇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否定了对方,回过神来再说的习惯。或许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驳到渣都不剩吧!
虽觉得匪夷所思,但了解这回事以后,再遇上这般温和而固执的人,就不会生气较真了。定性地说,这样的人不值得依靠,因为他卡在瓶颈憋屈,已然十分难受了,哪有余力体谅和帮助别人。
但,他们往往聪明,不乏高明的见解。因此不妨多倾听,多采纳他们的话,只是要保持警惕、放出眼光来挑选出合理的部分。做到从善如流,利益最大化。此外,对这样的人一定不要丁是丁卯是卯,确实事上相关,需要指出来,一定就事论事,不过多牵扯到对人品和思想的评价上去,不然对方会满脸漠然,啪嗒一声关上心门。
人上了岁数,自己有什么问题还能不知道不成?区别只在于是否愿意面对,继而作持续艰苦的改进。正如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对捂住耳朵的人又何必言语。要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先放开捂住耳朵的手。就好比一只水杯,如果水已经盛满,干嘛还倒往里倒水。
频道不同,不必强融。毕竟口舌之争改变不了什么,还是静待花开为好。
4
更不喜欢介入别人的争辩。却不是因为我懒,这样自然也没用,主要是与我何干?不想浪费时间。
去介入别人的争辩,只要不是帮忙吵架,就只能是断公道。这样很容易陷入“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的陷阱。特别是人家又没请你断公道当老师的,白白送上门去,又没有人要听,也是满悲惨的一件事,有那闲工夫不如提高下各人水平。说不定水平提高了,人家就会慕名来请教了。
只不过这世界坑太多了,接受请教也有风险。《列子·汤问》第七章,写了两小儿辩日的事,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小儿笑着说:谁说你聪明智慧哟,连这都答不上来!
这篇古文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就算你是孔子,照样有答不上来的问题。所以就算有生意上门,你hold不住,不是你的还不是你的。只不过孔子没有强词夺理争辩什么,所以还算避免了自取其辱。嘿嘿。
5
所以要做到不争,就用争辩的时间来干点别的。多知道一些东西,多历练一些事情,就多收获很多经验,遇事也比较容易抓住核心。
要想不争辩,需要做到心怀仁厚,别人一句话拿过来,到你这里就跟过筛子似的唰一声就过去了,你的筛孔看事的时候精密,听人发表情绪的时候眼子就很稀。训练自己的目的就是筛眼大小可以自动调节。什么时候该调?根据需要。
要想不争辩,多看看别人优点,多发掘事物有利的一面,多训练自己一针见血的眼光——只是不一定非要吆喝出来,表明自己是一阵见血的小能手。
要想不争辩,还得熟知人情世故,知晓情绪背后掩藏的缘由,不跟着对方节奏话赶话,而是按自己节奏(通常慢一点)来安排事务和对话。听到别人有情绪的时候,不是气他没良心、哪句话难听、翻白眼难看,而是大致知道他有情绪,这情绪可能来自何方,大胆推测,小心求证。
《道德经》第五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
好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