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09常能珲:躬身入局,不负韶华——致高三61班学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晚的班会,我们重温了《道德经》中的智慧,也一同回顾了这次联考的成绩。我想把这些思考与期望,以文字的形式再次传递给大家,愿我们都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彼此激励,共同前行。

一、以虚心为始,以自知为明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我们高一就曾分享,如今听来,更觉深刻。真正的智慧,始于承认自己的不知。唯有虚心,才能容纳更多知识;唯有自知,才能看清前路。

《道德经》中还有几句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强行者有志。”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些句子都在告诉我们: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 它来自于每一天的坚持,每一件小事的积累,每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而是脚踏实地,从此刻开始,从你能做到的最小一步开始。

二、躬身入局,不做旁观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我希望你们选择躬身入局。

因为只有躬身入局,你才能成为规则的受益者,甚至未来的制定者。不要抱怨环境的不公,不要轻视眼前的挑战。你要做的,是成为那个“被看见”的人——用你的成绩、你的努力、你的坚持,赢得话语权,赢得尊重。

请记住: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三、看清标尺:特控线是当前阶段重要的分水岭

同学们,无论这次成绩是否理想,请先给自己一个拥抱——拥抱那个为梦想坚持到此刻的自己。然后,我们再一起冷静地看看数据。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特控线,是当前社会衡量高中教学质量与选拔人才的一个关键基准线。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现阶段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坐标。它不能定义你的全部价值,但它确实影响着大学平台的选择广度。

更重要的是,它是检验我们复习成效的一面镜子,是提醒我们再接再厉的一个号角。因此,在战术上,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战略上,我们更要超越它——不为分数所困,而要借助对分数的分析,实现真正的能力提升。

接下来,请务必做好这三件事:

1. 主动分析,精准归因

拿出每一科的试卷,不只是看错题,更要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是审题失误?是计算粗心?还是时间分配不当?

2. 主动求助,借力前行

不要闭门造车。带着你的试卷和分析,主动去找任课老师。他们能提供你最专业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提升策略。

3. 制定微观计划,逐一攻克

根据分析结果,为自己制定一个短期、具体、可执行的提分计划。比如“本周专攻数列大题”、“每天精读一篇英语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请记住查理·芒格的智慧: “尽量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事物,减少情绪的摄入。” 请暂时放下考后的懊恼或骄傲,像一名冷静的医生一样,为自己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真正智慧的人,是能够随时准备推翻自己原有认知的人。这次成绩,就是你刷新自我认知、实现下一次飞跃的最佳契机。

✅ 本周行动清单

•  [ ] 完成数学、物理试卷错题归因分析

•  [ ] 周三前找至少一位老师面批试卷

•  [ ] 制定并写下本周微观提分计划

四、成长不止于分数,更在于品格与视野

学习固然重要,但成长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  要有野心: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设定更高的目标。

•  要有格局: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学会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

•  要懂自律:不喝碳酸饮料、坚持运动、早睡早起……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恰恰是自律的开始。

•  要会合作: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

你们不是别人故事的旁观者,而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五、珍惜当下,以全新心态迎接每一天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这是一段一去不回的时光,但也正因为短暂,才更值得用心度过。

愿你们每一天都能以全新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不固执、不抱怨,随时准备推翻旧的自己,迎接新的成长。正如智者所言,如果一年里没有推翻几个自己最根深蒂固的想法,那这一年就白活了。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勇气与智慧。

最后,我想说:

同学们,你们正站在人生的重要关口。高考,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公平、纯粹,是你们用努力换取未来的最佳战场。

愿你们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愿你们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

愿你们在明年六月,交出让自己无悔的答卷。

我们一起努力!

你们的班主任:常老师

2025年11月9日

💬 给同学们的话

读完这封信,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话?接下来你最想改变的一个学习习惯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让我们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也欢迎家长们留言,为孩子们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