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为虚伪,不是真心实意的言语,行为,藏住动机和内心不一致的表达
饰为装点自己,故意表现(重点在故意二字),装,炫耀,蒙蔽本意的
当我发现今年在意识和行为上的去伪饰变化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段路了。
我好像不容许再向外呈现什么的时候有伪和修饰的成分,一旦被我察觉,我宁可停止做这件事,比如发朋友圈想故意表现什么的,哪怕其中有记录场景,记录思想,记录感受等记录的诉求的本意存在,但是掺杂了饰,便会犹豫,停下来,不让它出现或者用私密的方式保存。
意识里的去伪去饰在一开始并没有被列为目标,好像有些路,走着走着风景就出现了,一开始并没有计划去看这个风景的。
当然,以往,虚伪表现也并不明显。华饰更是很少,因为平凡自卑,更多的是把自己收起来藏在壳子里,两只眼睛略带迟疑不安的盯着外面,伸手伸脚都是畏畏缩缩,更不可能去怎么夸张的表现。但是有些事情非常奇特,那些表现虽然被自卑牵扯着,但是内心却还存有那表现的欲望,也想有那么一朝一时能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一番,当然是以“隐约”的方式。
装富?没有。炫美?没有。装有才,更没有。好像是没得什么装了,但其实不然,也总能在自己身上挖掘出来能装得地方,装斯文、装淑女,装幸福,装安稳,装学问,装幽默,装淡定等等等,如果没有看的见的物质的装,就用看不见的精神情感来装。
装、想向外表现有时候别人一时看不出来,但是装的念头是如此的强烈的存在于我向外的时刻。细问自己每一个想向外呈现的东西,是不是总夹杂着丝丝缕缕的期盼,那期盼是什么?外在的回应!别人的认可!他人的羡慕、同情或者共鸣。由此来看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得到了满足。如果得到了回应,想必像是受到了鼓励,下次继续包装的更美好,更有意思,更加感人,赢得更多的回应,得到更大的满足。
如果没有得到回应,欲望让我改变策略,换一种包装手法,看能不能获得多一些的回应。
所以在对外抱着期望时无论是满足了或未被满足,那个越来越失真的面貌便出现了。
失真的状态会比较危险。假象会蒙蔽自己。警觉后是想回到自然和真实。
装和真实呈现是有区别的,别人未必能看出来,但是自己一定知道。都说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要装一定是一个容器里还缺东西,需要用点什么来填补,让人看起来是满满的。
那和内心充盈的外溢,是不一样的。
自信的张扬就是一种能量的外溢,能量的自然散发,非常美,当你感受到,就是春风拂面的感觉。所以我总是惊艳于舞台上忘我的舞者,忘了世界,忘了观众,忘了存在)但是这和在自卑的底色下那些按捺不住的表现寻求认同可能完全不同。
我要这样做是自己兴发感动的自然流露?还是要凭借这样的表现去掩盖自卑,显示自己“还不错”,以满足自己的虚荣?需要拷问自己。
而我已不需要拷问,自觉一思一念一出,便知底细。于是,于心便莞尔一笑,于外绝不呈现。因为呈现便是虚伪的东西,当然外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知道,对内在的觉就不允许自己这么做了,存真是内心的需要,是自然的选择。
如果是真实的感动,真实的情绪,真实的思考,真实的记录,不加修饰的,挤掉向外求的欲。我选择呈现出来,我接受自己的呈现。否则选择私密。自己说给自己听就可以。
不断擦拭自己的内在,更清晰,让它更明亮,让自己看的更清楚。
看清楚,会让很多事情好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