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说不清的逆否命题——精深营“逻辑力”便签作业2

昨天下午办公室里两个部门的人为了一项紧急安全隐患整改没完成挨了领导批,大吵一架,话到激动处,急得脱口而出:“你说这事跟你没关系,你不来处理,那你的意思是跟我才有关系,这都是我的事,就该我负责解决咯?!”

这件事让我有了一种冲动说说有趣的逆否命题。

图片来自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

其中,否定命题还有两类:

全称性否定命题,如:没有人不会死;

特称性否定命题,如: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蓄须留发、奇装异服(等于说“有些艺术工作者是常人打扮扮,请注意不能误将“不是所有”等同于“所有都不”,而以为前面的表述是全称性否定命题)。

原则上,同等条件下多用肯定结构的命题为宜,呈现正面结果,直接明了、绝无含糊。

比如:这么干不是不行——这么干可行。(当然,语气强调方面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不过,否定命题有个好处是可以掩盖简单粗暴而使表达变得委婉中听,用来缓冲情绪。

比方不说“这个二货!”而讲“此人不太弄得灵清。”

生活中很多“一时语噎”的情形大抵是源于以上几种命题的混淆。

可是三言两语还真是理论不清,不得不承受他人的反唇相讥:

选自《把时间当做朋友》

在这个倡导表达自由的年代,笔者未静心接触逻辑学之前,也常犯这种“想当然”的错误。

再看个例子:

图片出处同前

李笑来之前有位同事发音不标准,自己相当在意,所以面对学生请教,竟然意气怼答:让人听不懂的才是标准外语?!

图片出处同前

掉进逆否命题这个坑的人居然占比高达70%哟!

咱能找出一个臭名昭著的广告例子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