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年8月,建安元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汉献帝入驻洛阳,不久迁都许昌。汉献帝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
213年5月,曹操征伐孙权回来,汉献帝下旨封曹操为魏公,把冀州下面的十个郡作为他的封地,曹操仍继续担任丞相,兼任冀州牧,同时加九锡。
216年5月,曹操征伐汉中张鲁回来,汉献帝进封曹操为魏王,打破了刘邦非刘氏不能称王的盟誓。
征战半生的曹操,武功自然非凡。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龙势虽不在,余威尚存,面对汉献帝,曹操的心里从来就没舒坦过。
早期的时候,车骑将军董承声称接受了献帝的衣带中的密招,秘密的联络大臣,谋划刺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曹操那时虽不年轻,但毕竟到了和袁绍决战的时刻,难免气盛。
董承的事情败露后,曹操杀死了董承以及其他衣带诏相关人员,并诸灭三族。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怀有身孕,曹操也从汉献帝那里请了过来,一并绞死。注意,这里是请。
后来又出了伏皇后事件,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诉说曹操的罪状,希望他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曹操。他父亲因为曹操权势,未敢轻动,几年后事情还是泄密了。
曹操大怒,威逼献帝废掉皇后,而后对其判下暴室,幽禁而死,以毒酒毒死了与献帝生的两位皇子,诸杀了伏氏兄弟和宗族一百多人。
伏皇后被抓的时候,献帝就在外面,皇后披头散发,光着双脚,一边哭一边走,经过汉献帝时诀别说:“不能救活我吗?”
汉献帝无奈道:“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哎,(朕是皇帝啊),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曹操一系列的残酷手段,镇压了他的反对者,也威慑了汉献帝。献帝自从迁都许昌之后,只是固守地位罢了,左右侍卫,没有不是曹氏的人。
甚至,为了达到监视及控制汉献帝的目的,曹操更是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送入宫中,封为汉献帝夫人。等到伏皇后死后,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
这样看来,曹操应该在献帝面前趾高气昂才对,是这样吗?
曹操因为有事,进入宫中晋见献帝,汉献帝忍不住心中的恐惧,对曹操说:“先生如果能加以辅助,就多多帮助我,否则的话,希望施舍恩德,放了我。”
不知道为什么,汉献帝委屈的说出这句话,竟吓得曹操大惊失色,频频鞠躬,一路逃也似的跑出了宫外。按照旧日礼仪,三公统领军队,朝见皇帝时,要命令虎贲卫士拿着兵刃挟持出去。
曹操看到看献帝说出这番话,竟然吓得想起了礼仪,想起了当初面对汉帝时的恭谨与恐惧,出殿后,回顾左右,更是汗流浃背。从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朝见汉献帝。
没多久,曹操让人讨得魏王的封赏,定都邺城,和献帝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不难理解,曹操毕竟做了一辈子的汉臣,虽说位高权重,但是骨子里依旧以汉臣自居,奉的也是“挟天子令诸侯”的招牌,在古代那种大环境里,面对帝王,难免心存敬畏。
他不是没想过改朝换代,夏侯惇曾跟曹操进言:“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载,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
夏侯惇建议曹操,顺应天时民意,改朝换代。曹操回答他的却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施于有政,是亦为政”。然后又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原来是指只要对政治产生影响,那就是参与政治,即执政。曹操在这里意思却是无奈之举,我做了这么多,献帝不认可,天下不认可,我的执政是人心所向吗。
他罕见的对自己产生了动摇,所以曹操一直没有篡汉自立的念头。更是无奈的说,如果天命真的在我这里,我就做周文王。至于改朝换代的事,就交给我的儿子周武王(这里为曹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