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国运国势,商之大者。我们要学会从大势里推导出中观上的产业判断和微观上的企业及个人选择。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如何选择专业?如果你是留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如果你在择业,是去国企、外企还是民企?选择哪个行业?如果你是创业者,哪里更有机会?如果你是企业家、投行家,如何建立起自己选择事业、思考商业的时空观、方向感和大格局?(原文2660字,参考答案因涉及MG词暂时发不了)
举例: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哪些区域未来更有前途?
如果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来看,你可能做出一些基本判断,如图:
如果拿出一张世界地图来看,你看到的可能又不一样了。你会看到东南亚,看到俄罗斯,看到“一带一路”地区。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区域的前途?人口、经济基础、自然环境、区位优势、人才、科技、资源禀赋……
补充一些信息:东盟十国6.5亿人口,4000万华人……
不难得出结论:中国未来的经济重心会逐步南移,人口、人才、科技、产业、财富整体南迁。未来30-50年,粤港澳地区或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发动机,云南、海南也会乘势发挥潜力,当然,政治中心北京、政策宠儿雄安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西安等北方城市仍会占据重要位置。
这是空间感。
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思考,通过长期思考养成对事物“不假思索”却差不离的“感觉”(直觉),用“感觉”提出假设,再用事实和逻辑去验证。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结论或许没那么重要,每一次解题时拉长时间扩大空间的视角,忠于事实的原则,基于逻辑的思维可能更重要。
本文系和君商学院课程《中国社经大势与商业大未来》的听后感。其中,精彩、经典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或受启发于恩师王明夫先生;有争议的观点为本人个人行为,欢迎拍砖。
作者,泽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高级咨询师。